王朝帝王(1 / 2)

貞元十年,處於太平盛世的王朝,突然陷入戰火的硝煙中。當時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無數的百姓開始流離失所,國將不國,而王朝的一國之主也消失的無影無蹤。整個王朝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戰場上飄蕩的軍旗做著最後的掙紮。這是王朝建國以來第一次的大難,這也是震驚王朝曆史的政變,這還是改變王朝帝王一生的夢魘。

當年的情形,已被後來幸存下來的楊秉鑒寫入他編纂的《王朝正史》中,史稱“八月之亂”。

而這場國難開始,應該從一年前的皇帝選夫開始說起……

靜安十七年,靜安帝東方靜言病薨於乾清殿,豐和公主繼位,改年號“貞元”,追諡靜安帝為“孝景明德帝”。由於王朝曆代皇帝鼓勵男女皆可為國盡力,人才不分性別,所以女性與男性地位齊平,不分尊卑。

清風徐徐,荷香陣陣,靜湖裏的荷花開的正盛,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是粉紅一片,偶有蜻蜓在花間流連忘返,荷葉下還隱約可見魚兒們正在嬉戲。如此美景,卻沒平撫湖心亭中那人微皺的秀眉。她著一身黃色作底繡有金色龍紋的衣袍,一手放在朱紅色的護欄,一手背於身後,眼睛看向前方,似是望著湖中美景,又似是望著更遠的未來。那偏瘦的明黃色背影,頗有種遺世而獨立的錯覺。

不是她想為王,誰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呢?她的母皇是一世明君,留給她一個盛世王朝,可是誰都知道守江山亦不易。

她頭上的鳳冠承載著天下蒼生,她的一舉一動關乎著王朝的興衰。

有時候奏折批累了,她會幼稚的想,幹脆收拾包袱,騎匹馬,一個人逃到蒼生中去,逃到誰也不認識的地方,過一個平凡人的生活。雖然粗茶淡飯,但可以暢遊於天地間,無拘無束,隨心自在。

想著想著會苦到笑出來,多麼奢侈的想法。

直到遇見他,她想,倘若有他在身邊,就算一輩子在這宮牆裏不得自由,她也願意,她多麼想這樣,她想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笑出來,不是苦笑,而是對未來地向往,就像一個小孩子以為能吃一輩子的糖葫蘆。

可是人心不是權利就能操控的,比江山更加讓人難守。

她,東方貞黎,是王朝第四任皇帝,八歲登基,如今已經九年過去了,王朝一派繁華,百姓安居樂業,對貞元帝無不讚頌。王朝政治開明,人們可以議論政事,可是如今,國家沒有外患,亦無內憂,所以唯有朝中八卦可以議論了,議論最多的,人們意見最多的,就是帝王的後宮。

百姓甲:“咱們皇帝陛下都十七了,擱咱老百姓家,娃都會走路了,陛下怎麼還不定皇夫呢?”

百姓乙:“還皇夫,聽說陛下連蓄子都沒有,更別說皇夫了。”

百姓丙:“按理說,咱們陛下貌美無雙,端莊大方,怎麼會沒人毛遂自薦呢?”

百姓甲:“你想你去啊。”

百姓乙:“就是,你去啊!哈哈哈哈哈”

百姓丙:“哎呀,我長成這樣,陛下哪能看上咱。誒,你說,是不是陛下的精力都用來治理國家了,忙得都沒空想那方麵的事?”

百姓甲:“有道理,咱們王朝是一日比一日富,可見陛下真是沒少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