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袁世凱與李鴻章的第一次會麵(1)(3 / 3)

這件事情之後,袁世凱更加重視這支流氓情報隊伍了,憑著及時的情報,袁世凱才在日本人的包圍中多次化險為夷。日本公使跟他耍流氓,告訴他即使清國出兵來朝鮮處理東學黨問題,日本也不會派兵,沒想到袁世凱卻是一個更大的流氓,一切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日本公使以為他的兩句話就可以輕易騙過這位矮胖子,而後來的某些書籍也認為袁世凱就這麼輕易“上了日本人的當”之時,袁世凱心裏在大叫:我了然!

既然袁世凱清楚日本人的陰謀,為何還要鼓動朝廷出兵?這就是我們前麵講過的袁世凱在這件事情上的考慮:公私兩便。

袁世凱知道:當朝鮮政局被東學黨起義鬧得岌岌可危,出兵是繼續強力保護清國在朝鮮利益的需要,也是朝廷愛麵子的需要,兵是一定要出的。這就是“公”的方麵。

而袁世凱一手促成出兵,這邊鼓動朝鮮國王借兵,那邊發電報讓清國對出兵放心,這個原因就是來自他的私心——也是他一直等待的那個最後的機會:俺要回國!

形勢已經讓袁世凱明白:隻有國內出兵,派來作戰的將領,他才有可能被替換回到國內——實在不行還可以趁亂走人。反正這次他已經下定決心:必須撂挑子!必須回到國內!

接下來的事實證明:袁世凱大人最關心的,是他如何順利地回國。

6月底,當時朝廷已經派兵,而日本也已經派兵,朝廷擔心可能與日本開戰正考慮要不要撤兵時,袁世凱再一次寫報告給國內的領導:與日本人吵架無意義,派軍艦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7月11日,與日本開戰的氣氛已經十分緊張,袁世凱向國內領導報告自己生病,而且很嚴重,基本到了要入土的程度,趁著還有一口氣先落葉歸根。我們把他的這份報告翻譯一下:

領導,您不是不知道的,我老袁素有發燒症,最近又開始拉肚子,昨夜又突發重症,頭昏目眩,全身上下疼痛難忍,趕來的醫生給我量了體溫,說發燒超過100度(華氏),不得不采用物理降溫(敷冰塊),這樣我才沒有去見先帝哦!

在發完這封電報之後,袁世凱不等批示,趕忙將他的工作和職務全部移交給自己的一位下屬(唐紹儀)。他鼓勵了唐紹儀好好幹:我是要死的人了,但崗位必須在,不能耽誤工作,你就在這裏建功立業吧,一定大有所為的。唐紹儀接下了袁世凱的一切活兒,他向國內發工作報告時,袁世凱在這份報告上特意加了一句“具體事項可等袁道到天津稍痊愈後麵稟”。我們別小看這句話,這正是他老袁冥思苦想加進去的,他的算盤是:一旦國內沒注意到這句話或者不作公開表態,他可就要拔腿走人了。

現實又一次打擊了袁世凱,證明了領導是比他更精的人,領導很快給了個答複:袁毋庸調回,切不可徑自赴津。而且這個答複居然是通過最高命令——奏請光緒皇帝的上諭發出的。

這是為什麼啊?我在朝鮮十幾年了,難道就不能挪窩嗎?

他隻有最後一招了:耍賴。在接下來的電報裏,袁世凱充分發揮了耍賴的本領:我已經病到這個程度,隻有一死了,但是死對國家有什麼好處呢?傷心欲絕!(凱病如此,惟有死,然死何益於國事?痛絕!)可是,領導仍然無動於衷,擺明了一副讓袁世凱死也要死在朝鮮的架勢。

但此時袁世凱成天一副隨時準備去見先帝的樣子連唐紹儀也看不下去,他主動打電報佐證:“袁道病日重,燒劇,心跳,左肢痛不可耐。韓事危極,醫藥並乏,留漢難望愈,儀目睹心如焚……”

好吧,為了不鬧出人命,為了避免將來迎回到國內的是他的一把骨灰,主管袁世凱的這位領導終於同意了他回國先。電報到達漢城,袁世凱沒有作一分鍾的停留,拖著行李,立即溜出漢城,後麵跟著他的姨太太——喂,你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