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營雷文和文院葉龍,他們在不斷重複這首詩之後,滿臉的振奮和驚喜。
周知也在這時重複念出了這首《金縷衣》,讀著詩的表麵,周知頓時說道:”秦生啊秦生,現在你知道我周知了吧!錦衣玉帶,就算是賞花或者摘花,那也無須我親自動手,本副營見你念出這首詩還算懂得些人世間的真理,識時務者為俊傑啊!能知錯就改,也算還能善莫大焉!“
秦生和雷文還有葉龍,甚至是雷英,當他們在聽到周知是如此評價秦生這首《金縷衣》的時候,他們不由心底默默的發出苦笑,苦笑周知,這首《金縷衣》的寓意,周知完全不懂,因為不懂,所以他完全不知道秦生做出此詩的真正含義所在。
其實,這首詩結合當今利弊,目的就是為了喚醒像周知這等人物,不要有了關係就忘了學習,不要有了錦衣玉帶就忘了自己來自何方,更不要等頭發白了才知道人之一生的真正含義。
麵對周知的回答,秦生滿臉苦笑,對於周知的回答完全是搖頭歎息。
看到秦生搖頭歎息,周知疑惑,本想請教雷文或是葉龍兩位大人說出此詩的寓意,卻因為礙於臉麵沒有問,這時在眾人之中目光掃視一遍,小聲問起了離自己最近的一個文士,他問文士的理由還是這首詩的詩意,對於詩意周知可謂是八竅通了七竅,是一竅不通。”
對於周知的臉色和用意,所有人都知道周知無法論辯這首詩對於自己是讚美或是抨擊。
雷文之女雷英,原本就對秦生一見傾心,因為之前所聞都是聽來的對秦生的讚美和評價,卻不料今天,親身體會親耳所聽秦生的這首《金縷衣》之後,心裏對於秦生的才氣和才情更是佩服之至了。
雷英也看到了周知滿臉無奈的束手無策,頓時說道:“周文營,難道以周文營這等文營級別的人物,也不能悟出這首詩的真正意境所在嗎?見周文營求解於文士,我雷英倒是自動請纓,原意為周文營一一道來如何!”
周知雖然真的沒有弄懂秦生這首詩的詩意何在,但是麵對剛剛出言頂撞的雷英,周知又豈能輕易說個輸字,於是說道:“雷英,本營再說一次,這裏可是大同有名有位之人的聚集,你一個女兒之輩,如何能對我這個文院如此說話!不就是詩意嗎?”
在周知話語落下的時候,剛剛周知詢問的那個文士,文士不知默默讀了那首《金縷衣》多少遍了,是越讀越能感悟詩中精華所在,這時對著周知說道:“周大人!秦生秦秀才剛剛所作的這首詩作,其實他的詩意就是這樣的!”
當周知聽到文士對於這首詩的見解之後,周知一下子臉上神情難堪了,因為文士的見解句句屬實,所以在文士告訴完周知這首詩的詩意之後,周知臉色突然發黑,開口說道:“大膽秦生,你竟然敢戲弄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