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信息產業公司招聘銷售部經理和幾名員工的消息公布後,前來應聘的人絡繹不絕。經過層層篩選,有三名青年脫穎而出,進入最後的考試選拔。
公司老板親自給應聘者出的題是,讓大家在一個月內推銷60台電腦。
考試前,老板微笑著對大家說:“我們信息產業公司是全市規模比較大的電腦公司。加盟我們,就會擁有良好的發展機遇。所以,對大家考查相當嚴格。前幾天進行的都是理論方麵的測試,現在就讓大家進行在一個月內銷售60台電腦的實踐。如果誰在一個月內銷售完60台電腦,本公司就聘他為銷售部經理,並給予每台電腦50元的提成。如完不成任務的,就隻能當一般員工,當然,照樣能每台提成50元,但這個月本公司絕不開一分工資。”
任務明確後,小王、小李、小楊都開始著手自己的工作。
虎頭虎腦的小王是個大學畢業生,剛進入社會不長,接受任務後他感到壓力很大,心中急得火燒火燎的。於是,他便天天在街上轉,往單位鑽。有時,他忙得連中午飯也沒時間吃,全靠方便麵充饑。
精明的小李中已在生意場上打滾多年,雖然最近生意不景氣準備另謀職業,但他對人情世故早已摸透了,有點像人們說的“老油條”。明確任務後,便到處找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幫忙,時不時還給幫忙的人送點小禮物,請單位有決策權的要緊人物吃吃飯、唱唱歌。雖然一天求爺爺告奶奶似的低聲下氣求人讓他很傷麵子,但通過四處公關,他幾乎每天都有電腦賣出。
商場如戰場,小王看到這一切,自認為經理非小李不可了,在歎自己社交圈太窄的同時,他仍然賣力地推銷著電腦。他知道,即使當這家公司的一般員工也不錯,得留個好印象給公司。
而書生模樣、研究生畢業的小楊則不同,從外地到這個城市應聘的他,幾乎天天坐在臨時辦公室裏上網,一點幹活的意思也沒有。看到小王和小楊到公司彙報成績時,他隻是點頭微微一笑,臉上是捉摸不透的表情。對此,小王和小李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他這樣真是來應聘的嗎?甚至連信息產業公司的部分員工,也認為小楊可能是個混飯吃的人,於是大家對他的態度就不那麼友好了,好多人對他愛理不理的。
當公布結果那天,所有的人都傻了眼!人們看到連腿都快累斷了的小王跑到頭來,電腦才賣了30多台。小李的電腦雖然天天賣出去不少,可也隻賣了40多台,離60台還遠著呢!可人們從來不見在外賣過電腦的小楊,竟賣出了100多台,超出任務40多台,而且賣出的部分電腦價格還比公司原來定的高出十幾元甚至是幾十元,為公司多賺了2000多元錢。
自然,小楊當上了銷售部經理。當小楊到台上發表就職演說時,人們不解地問小楊是如何賣出電腦的,並多賺了2000多元。小楊說:“雖然我幾乎足不出戶,但我已以月工資1000元的代價,從市場上招聘了3名臨時的客戶經理,讓他們每個人每天至少完成1台電腦的推銷,超額完成任務的,每超一台可提成30元。所以,雖然我每天僅用較少的時間關注我的銷售情況,我卻銷售了100多台電腦,扣去客戶經理3000元的工資,我還淨賺了5000元;而我天天上網,是查看國內外各種電腦配件的市場行情。所以,當看到電腦CPU的價格出現上揚後,我適時對電腦價格做出了調整,為公司多賺了2000多元錢……”
“原來如此——”人們恍然大悟,隨即,台下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