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後記

三五年後才明白

看《武林外傳》時總想到初入社會的我們,當時當地想不明白的,三五年後自見分曉,隻想告訴那時的自己,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到來。

有些事情,初入社會時,我們根本不明白,三五年後再回頭,一切一目了然。

比如,關於自我。

大多數人都像《武林外傳》中的郭芙蓉,夢想很豐滿——要在江湖上闖蕩一番;現實卻很骨感——“屈尊”在同福客棧做個小雜役。

做雜役就做雜役吧,可就連雜役我們也做得不夠好。有時,我們拿出自以為有見地的建議,想秀一把,如郭芙蓉要在同福客棧實現“餐飲洗浴一條龍,娛樂休閑一體化”。誰知,沒得到讚揚,反受到奚落。

於是,“是我的問題,還是單位的問題?”幾乎成了同階段,有相似經曆的人們共同的問題。

三五年後,你失笑於“牢騷,裝病,偷懶,怠工”處理“職場失意”時的作為;你總結那時的自己,“典型的眼高手低”;你會感激最初打擊,又指點你的那個人,一如佟湘玉之於郭芙蓉,她說,“做事情要靠手,而不是嘴”“不要小瞧看似破爛瑣碎的小事……用不了多久,期待中的那些大事就會不請自來”。

又比如,身邊的某個同事。

她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要關係有關係,為人和氣,善作周全,可偏偏就是她人緣最不好。就像同福客棧裏的祝無雙,業務能力最全麵,論做飯,一出手就把專職廚師李大嘴比下去;論武功,她是葵花派的關門弟子;論幹活,她收拾過的地兒“幹淨得沒地方下腳”,可誰都不領情,哪怕關係最親密的白展堂都說,“別感覺你好像多上進,別人多落後似的”。

“勤快、上進也不對?”“職場太黑暗了吧!”多少新人有過類似的感慨和疑問。

三五年後,你洞悉無雙型同事不受待見的關鍵——她是熟人介紹來的,但和熟人白展堂太親近,這恰恰犯了老板的忌;一開始她就作為郭芙蓉的替身出現,自然“將永遠被拿來跟前任做對比”。個中教訓,給你啟迪“熟人介紹是捷徑,處理不當同樣會引來麻煩”,“要保持個性,不做別人的影子”。

剛工作時,你不知道如何與上司相處。

攤上白展堂的媽白三娘這樣的上司,你簡直要崩潰。她太強了,業務強,所以她的標準高——她要求下屬和她一樣強。於是,就像白三娘折騰佟湘玉,加班、配套的監督機製,“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都讓包括你在內的所有人怨聲載道、不寒而栗。

熬夜成習慣,瞪著布滿血絲的眼趕活兒,你不明白有這樣的上司是好是壞,更不明白如何擺脫疲勞和壓力。

現在,你會告誡新人,麵對女強人上司,切勿偷奸耍滑,因為“每一個非分的舉動在她麵前都顯得滑稽和幼稚”,還有,尊重她,真誠地說出你的意見,明示而不是暗示,解決問題而非怨天尤人。

涉世之初,身在其中的人不明白,周遭的環境、周圍的同事,以及各種微妙的生活現象。過了三五年,你慢慢沉澱,慢慢積累,你見得多了,吃過虧、上過當,也經曆了成長,你未必世故,但起碼老練;你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並開始適度示弱。

那麼回想一下從前吧,那些看不明白的事兒,曾經的苦惱,電光火石間融會貫通,答案顯而易見。

就像,就像掀開同福客棧屋頂的一片磚,往下看:

佟湘玉搖著扇,呂秀才忙著算賬,郭芙蓉甩著毛巾擦桌子,白展堂穿梭來去,招呼賓客,李大嘴一邊做飯一邊偷吃……

各司其職、各得其樂,卻波濤暗湧:有“鳳凰女”和“孔雀女”的對峙,有“情與利的博弈”,有“隱秘的辦公室權力”,有謊言,有傷害,有真摯的友誼和幫助。

這片磚也讓你於現實中抽離,如同回望格子間裏一臉青澀的自己。

林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