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考場風波(1 / 1)

雖然陸遊在考場上兩次失利,但他的家人仍然認為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是像他這樣的世家子弟唯一的出路,不管遇到多少挫折也不應該回頭。陸遊經過十年學劍的遊俠生活,除了學到一身武藝,結識了各方麵的人物,鍛煉出一副強健的體格外,並沒有做出對抗金複國有益的實際成績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在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再一次來到臨安,參加進士考試。

宋代凡有官銜的人考進士,叫做鎖廳試。陸遊曾因門蔭製度被授予九品文官登仕郎的虛銜,所以他這次來臨安就參加了鎖廳試。主考官兩浙轉運使陳阜卿,為人正派,剛直不阿,曾因發表逆耳忠言觸犯過奸相秦檜。當他看到陸遊的試卷後,認為這份試卷既有見解,切中時弊,又富有文采,是一篇難得的好文章,便決定取陸遊為第一名。可是秦檜的孫子秦塤也參加了這次考試,秦塤早已傳出話來,必須把他的孫子取為第一名。主持鎖廳試的其他官員都俯首聽命,準備以秦塤為第一名報送禮部參加複試。但陳阜卿堅持以陸遊為第一名,秦塤為第二名上報禮部。秦檜得知此事,大發雷霆,對陳阜卿和陸遊都懷恨在心。

次年三月,陸遊在禮部複試中又被取為第一名,這更加觸怒了秦檜,他公然下令貶黜陸遊,取消他的進士資格,並揚言要查辦陳阜卿。幸好不久之後,這個氣焰囂張、橫行無忌的老賊突然患病死去,這場風波才算平息下來。秦檜嫉恨陸遊,不僅由於陸遊名列自己孫子秦塤之前,占了鼇頭,更因為陸遊“喜談恢複”,不附和議,在政治上是一個異己分子。這件轟動一時的考試風波,並非一般的徇私舞弊行為,而是一樁政治打擊報複事件。這是陸遊初次和朝廷的投降派發生正麵衝突,也是黑暗現實給他上的第一堂政治課。

秦檜想在政治上扼殺陸遊,但他的企圖並沒有得逞。陸遊雖然遭到除名的打擊,但絲毫沒有消極氣餒,反而更加認清了投降派的麵目,堅定了與他們進行鬥爭的勇氣和決心,他的愛國思想更加堅定了。此後,陸遊多次賦詩斥責秦檜弄權誤國、排擠善類的種種罪惡行徑:

太平翁翁十九年,父子氣焰可熏天。

不如茅舍醉村酒,日與鄰翁相枕眠。

——《追感往事之一》

諸公可歎善謀身,誤國當時豈一秦?

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對泣亦無人。

——《追感往事之四》

這次考場上的風波,使陸遊經受了磨煉,激勵他在生活的激流中更加勇敢地破浪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