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公積金可用來支付租金也是政府鼓勵租房的一大舉措方向。根據規定,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上海本市職工,已可以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餘額,用於支付房屋租賃費用:(一)承租本市廉租住房的;(二)承租由政府認定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且房屋月租賃費用超出家庭月工資收入規定比例的;(三)承租本市商品住房,且房屋月租賃費用超出家庭月工資收入規定比例的。
可以看到,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都在大力推行保障房的建設,這些舉措都指向一個明確的未來,那就是溫總理所說的“住有其居”。
了解了市場的行情和政策麵的相關信息,想要真正著手做好租房這件事,關注和認清我們目前的租房環境及其變化也是極為重要的。
首先,租賃合同、租賃登記這些政策法規、製度方麵的問題要擺在第一位,才能保障自身的利益和良好健康的租房環境。另一方麵,由於目前我國租房市場的不完善和租房環境的不夠完善,我們在租房的時候更要多留個心眼。
比如,出租人的房產證和有效身份證明是否一致,如不一致,是否有產權人出具的代理委托書;簽訂租房合同時,應問清房租包含的內容,水、電、暖、煤氣(天然氣)和物業管理費由誰承擔,並抄好水、電、煤的使用度數,要求出租人在房屋出租前結清相關費用;要明確租金標準、租賃期限、房租支付時間和付款方式,並要求出租方提供租金收據。上海通常的規矩是“付3押1”,押金最多不能超過2個月租金。如房東要求租金1年1付,應特別小心;應對能否轉租做出約定、對提前終止合同做出約定、對房屋維修做出約定;入住前檢查屋內家具、電器、其他設施數量和好損情況,並約定維修責任;盡量找房主直接簽約,不要從二房東處租房;找中介一定要找正規中介、大中介。
除了這些基本問題和細節需要盡可能多地事先弄清和落實之外,有意識地替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租房環境也是長期租房者的必修課。與房東搞好關係、簽訂穩定合理的長期合同、裝修自己喜愛的環境風格等等,這些都需要租房者在實際操作中自行去調整和維持了。那麼,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國的租房市場環境也自然會越來越好。(來源《理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