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柳河縣分管農業和水利的副縣長金萍,顧不上星期六休息,跟縣政府車隊要了一台吉普車,一大早就從家裏出發,去柳河縣的柳河子村。
金萍今年三十三歲,赤紅麵,大眼睛,留著齊耳的短發。十年前她從省農業大學水利係畢業,被分配到市水利局,一幹五年,後來下派到鄉鎮當副鄉鎮長,幹了三年,工作出色,又是黨外的女幹部,兩年前柳河縣政府換屆,她由副鄉鎮長一下子進人縣政府領導班子,擔任分管農業和水利的副縣長。前天和昨天,她先後兩次接到柳河村黨支部書記柳鐵漢打來的緊急電話,地處柳河水庫下遊的柳河子村育秧無水,村裏和水庫協商幾次都沒有結果,村民們要集體去縣和市上訪。她在電話裏安慰了柳鐵漢幾句,說自己一半天就到村子裏去,請村民們不要有什麼過激行動。昨天開了一天的政府常務會議,她沒得脫身,今天也就隻好占用星期六了。她把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往姥姥家一放,沒顧上吃早飯,見縣裏的車來了,就下樓上車,直奔柳河村而來。
柳河村是個移民村,因為建柳河水庫而移民建立。柳河水庫距襄漢市城東二十五公裏,處在東部山區之中。柳河水庫興建於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工程剛剛開工一年多就因為條件所限而停建,到了一九六八年工程又再次上馬,一九六九年竣工,開始攔洪。一九七五年因地震壩體局部滑坡,進行保壩加固工程,一九八一年十月修複竣工。水庫總庫容六億立方米,壩高五十米,是土心壩體,設計最大泄洪量2200立方米/秒。當初建這座水庫的時候,隻是想蓄水,灌溉和防洪,然而進人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後,人們才發現,在臨近的幾個城市周圍的三個水庫中,隻有柳河水庫的水質最好,上遊的山區沒有工業,沒有汙染,達到國家二級飲用水標準。這在現代化城市中,是最難得的一個基礎設施條件。八十年代中期,襄漢市率先上了一條引水工程,投資五個億,把柳河水從水庫直接引到市中心的水廠,稍加處理就進入城市供水網,這一方麵大大緩解了城市供水的緊張狀況,更主要的是讓市民喝上了沒有汙染的柳河水,市民十分高興,那一年政府換屆,所有的指定人選全部當選。襄漢市用上了沒有汙染的柳河水,附近的另外兩個大城市也很著急,水庫歸省水利廳管,他們又跑省廳、省政府,到九十年代初,這兩個城市也各投資八億元,上了兩條引水工程,這樣一來,柳河水庫就由過去的灌溉變成了供水,功能悄悄地發生了十分重大的變化。
由於近年來的連續幹旱,柳河水庫的儲水量大幅下降,周邊的幾個城市,對柳河水的需要加劇,原來的一期工程供水能力明顯不足,都紛紛要上二期工程,增加柳河水庫對城市的供水能力。而水庫對城市的供水,也由過去的無償變為有償,而且水價也是一提再提,柳河水庫的幹部們盼上遊下雨的心情比任何人都急切,上遊下雨,對他們來說,就是下錢,就是下獎金,下樓房, 下轎車。
金萍當副縣長的時間雖然不長,可跟政府車隊的司機,特別是開吉普車的司機都特別地熟。她一上車,就把一盒“紅塔山”牌香煙扔給了年輕的司機:“星期六你也沒得休息。”
司機高興地點點頭:“謝謝金縣長,您也不是沒休息嘛!”
開北京212吉普車的司機在縣政府車隊是最不受歡迎的,這是一台打零雜的車,縣長能坐一次,還給扔煙,這對司機來說已經是最高榮譽了。司機很高興,嘴裏哼著小曲,車子的速度很快,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柳河村。車子一進村口,就被在村口等候的村支書柳鐵漢等人圍住了。金萍下車,上前握住柳鐵漢的手:“柳書記,怎麼在村口等我?”
“等你兩天了。昨天聽說你來,等了一上午,後來打電話,知道你在縣上開會,今一早就來等。”柳鐵漢三十多歲的年紀,長得很粗壯,留著平頭,“金縣長,咱村雖然人口不多,可就靠這幾百畝水田了,眼下渠裏一點沒水,秧也育不上,咋辦啊?”
“你們沒有跟水庫領導反映嗎?”金萍問。
“反映啦,光我就去了三次,可當官的我根本見不到,見到一位科長,他就說,水庫沒水,人都不夠喝的,哪裏還顧得上你們育苗。我們想說說理由,可他們根本不聽,轉身就走,把我們村裏的幾個人扔在那裏,真的是沒有辦法,這才找縣長。”
“可不是嗎,往年要點水也費勁,就像我們欠他們似的,當年修水庫,是我們移民搬家,水庫的大壩,就是我家的菜園子,現在可倒好,守著水庫用不上水。”一個村民在一旁說。
“縣長,你知道嗎,咱村的水稻,就因為這水好,賣的價也特別的好,現在還沒育苗,就有人來定購水稻了,要是因為沒水育不上秧,今年這日子可就完了,你當縣長的可不能不管。”另一個村民也大聲地吵吵著。
金萍想了想說:“大家的意思我聽明白了,我這次來,也是想幫大家解決問題的,這樣吧,由柳書記陪我到地裏轉一轉,然後一同去水庫找領導,大家都很忙,就回去各忙各的吧,人去太多了,水庫方麵會有想法,也不利於問題的解決,你們看好不好?”
一聽這話,圍著的村民都說好,人也很快散光了。柳鐵漢陪著金萍,朝村外的地裏走去。
柳河子村並不大,有一百多戶人家,坐落在水庫的下遊二裏路左右,村前不遠就是一條河,是水庫泄水時用的。如今水庫停止放水,河是幹的,在河的旁邊,修了一個提水站,水庫的水就從這裏提上來,流入村子的渠道,進人三百多畝的地塊。金萍跟著柳鐵漢從河邊走到提水站,又在附近的地頭轉了轉,真是一點水也沒有。各家各戶的地裏,已經修好了一塊塊土地,有的已經用塑料罩上,這是準備育秧用的地塊,由於無水,種子不敢放。轉了一圈,金萍說:“咱們去水庫吧。”於是二人回到村頭,上了吉普車,直朝水庫開去。
水庫管理局的辦公大樓,就在水庫大壩的左下方,四層的辦公大樓,也算是很氣派。到了樓前,他們下了車,進了大樓,被門衛攔住。金萍說,我是柳河縣副縣長,想找水庫管理局的領導。門衛說,今天是星期六,領導休息不在,要找,隻能回襄漢市去找,他們或住在省裏,或住在襄漢。金萍又問,有沒有值班的領導?金萍是學水利的,知道水庫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識。水庫作為重要的特殊部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要有領導值班的。門衛看了看他們兩人,又想了想說,可能有吧,你們到三樓看看。
金萍和柳鐵漢上了三樓,見局長、副局長等領導辦公室真的都鎖著,但見辦公室主任的門有個縫兒,金萍上前敲了敲,裏麵有人問:“誰呀?”金萍推門進去了。辦公室主任四十多歲,正坐在辦公桌前看報紙,金萍進門自我介紹說:“我叫金萍,是柳河縣的副縣長,想找水庫管理局領導商量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