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為賞賜而煩惱的大汗是碩德八剌,為此他還丟掉了性命。
在一片血雨腥風中,碩德八剌登上了大汗的位置,這是第一位能真正寫漢字的蒙元帝國大汗,也是第一位全盤漢化的大汗——如果蒙元帝國想長久存在下去,這就是無可更改的必經之路。
對碩德八剌來說,蒙元貴族的要求非常奇怪,你沒對帝國做出什麼貢獻,憑什麼要給你這麼多賞賜?
海山好歹還用假幣忽悠一下蒙元貴族,碩德八剌卻連忽悠都省了。鐵木迭兒死後,碩德八剌借著整治鐵木迭兒黨羽的機會直接削減、叫停了蒙元貴族的例行賞賜。從今往後,不是不賞賜蒙元貴族,而是根據你對帝國的貢獻進行賞賜!
這種簡單而又粗暴的行為,蒙元貴族當然不會滿意。於是,他們拿出了更為暴力的對策——暗殺!
可憐碩德八剌登基不足三年,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被蒙元貴族衝入帳篷給砍了,史稱“南坡之變”!一般來說,宮廷喋血中衝在第一線的應該是士兵甲、士兵乙這樣無足輕重的角色,以免主角出師未捷身先死。謀殺碩德八剌的南坡之變,衝在第一線的全部都是朝廷大員,衝入行營大帳殺死碩德八剌的人包括正一品官員八名、蒙古親王五名,親手殺死大汗的人叫鐵失,還是碩德八剌稱汗之前的心腹。
大家千萬不要低估了封建官僚的無恥,他們從來不會效忠於某個皇帝,甚至不會效忠於自己的族長——大汗,他們隻效忠於自己的錢財。如果自己不能在帝國財富中分一杯羹,要你這種大汗何用?
碩德八剌,成為第一個為削減賞賜而犧牲的蒙元大汗。
天下辦事有幾人
根深蒂固的原始社會意識毀掉了蒙元帝國漢化契機,延祐儒治和碩德八剌漢化不過是曇花一現,帝國最終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接下來的事情,就更不靠譜了。
為了帝國大汗的位置,鐵木真的子孫居然對自己人舉起了屠刀,黃金家族不知有多少人死在自己親人的手上。三十九年間蒙元帝國出現了八位大汗,平均在位不足五年,最短的不足兩個月。而在這三十九年間,大規模農民起義累計發生了四百多次。
既然繼任者汗位的來路都不是很正,再也無人敢對蒙元貴族動手,朝廷濫賞依舊。近四十年來,朝廷歲入每年不過六十萬錠白銀,支出卻高達三百萬錠左右,每年赤字高達二百四十萬錠。元統元年(1333年),妥歡帖木爾被抓回上都的時候(1),蒙元帝國就是這樣一個爛攤子。妥歡帖木爾,蒙元帝國最後一位大汗,也是統治時期最長的一位大汗。
蒙元帝國立國之初,一位名叫巴林·伯顏的將領征服了南宋,末代帝王妥歡帖木爾的時候又出現了一位蔑兒乞·伯顏。
兩人同為伯顏,為政之道卻截然相反。
元初伯顏雖然是武將,卻也知珍惜江南山水,南宋謝太後投降後伯顏下令“九衢之市不移,一代繁榮如故”;還師後仍不停呼籲:南北既為一家,希望大汗忽必烈毋疑南人!元末伯顏雖為文臣,卻是一副地道的窮人乍富做派,頭上的官銜居然有二百四十六個字之多,恐怕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官兒!此人自海山朝就已入仕,曆經八代大汗奪位的血雨腥風,卻始終屹立不倒,絕對稱得上中國曆史上罕見的神奸巨蠹!
蒙元帝國成於此伯顏,亦亡於彼伯顏。
彼一伯顏,《元史》稱其“弘毅深沉,明達果斷”,意思是指此人陰險狡詐、城府深、辦事心狠手辣!
元朝曆史上曾有幾道臭名昭著的命令,創始者就是這位元末伯顏:要求實行種族屠殺,殺盡“張、王、劉、趙、李”五姓漢人,由於實在太離譜,沒有被執行;除了沒有執行的,還有一些執行的政策,諸如禁止漢人婚配、上收所有鐵質農具,等等。
伯顏又是一個極其守舊的蒙元貴族,他曾對妥歡帖木兒說,“陛下有太子,休教讀漢兒人書,漢兒人讀書,好生欺負人”!
自己粗鄙,就說漢人的書是“欺負人”?
秉承這種理念,伯顏罷黜了所有漢人、南人官員,從大到小、一個不留,而且,漢人、南人不得學習蒙古文、不得起蒙古名字、更不得與蒙人婚配(有些漢人、南人為了仕途上進步,就改名換姓,給自己起了個蒙古名字,或者與蒙人婚配)。此後,省、台、院及翰林、集賢者被換成了清一色的蒙古人、色目人。
一般來說,強盜一旦做了皇帝就會標榜自己是正義化身,對封建官僚聚斂錢財那套把戲表麵上都會有所限製。惟獨這位伯顏公開承認自己是強盜,不但不去遏製蒙元貴族毫無節製的貪欲,反而變本加厲地告訴這些人:去搶吧,想搶多少就搶多少,隻要你能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