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與運氣
專欄
作者:袁越
在古代,一個人生了病多半會去祈求神靈保佑,因為古人相信自己之所以會生病,多半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在現代醫學如此昌明的今天,任何人得了任何一種病,一定都會首先去問醫生這病是怎麼得的,因為現代人知道很多疾病都是可以找到原因的,隻有先知道了病因才能找到治療方案,也隻有知道了病因才能避免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是,在所有的病當中,癌症是個罕見的例外。這種病和大多數疾病都不一樣,很難明確地猜出病因。沒錯,吸煙者確實比不吸煙者容易得肺癌,但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很多每天抽一包煙,卻一輩子不得肺癌的癮君子,也很容易找到很多明明活得很健康的年輕人,莫名其妙地被癌症擊垮。
當基因的秘密被解開後,科學家們終於知道幾乎所有的癌症都源於基因變異導致的細胞分裂失控。已知某些化學物質和過量的輻射都能導致基因發生變異,所以早期的科學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自然環境和個人生活習慣上來了,認為吸煙、酗酒、空氣汙染、水汙染、發黴變質食品和過度暴曬等後天因素是致癌的主因。這些後天因素都是可以被人為控製的,因此早期的科學家都認為大部分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即通過不斷地加強公共衛生教育,以及其他行政手段(比如禁煙或者淨化空氣)予以根除。
再後來,科學家們又發現一部分癌症還有可能是遺傳的,有些人天生帶有某種致癌基因,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包括衛生習慣)被認為是導致癌症的主要因素,遺傳被認為是次要因素,大部分科研經費都撥給了上麵這兩個領域的研究者們。
但是,癌症領域一直有個疑團沒有解開,那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體組織很少生癌,有的組織卻是癌症的高發區。據統計,一個人一輩子得肺癌的幾率是6.9%,得甲狀腺癌的幾率是1.08%,神經癌(包括腦癌)的幾率是0.6%,這些都還好理解,可骨盆體積那麼大,得癌的幾率卻隻有0.003%,喉軟骨癌的幾率更是低到隻有0.00072%,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猜測這可能是由於不同組織接觸致癌物質的幾率不同造成的,比如肺組織經常接觸髒空氣,所以容易得癌。皮膚經常暴露於紫外線之下,也容易得癌。但是這個理論沒法解釋為什麼同一條消化道,不同部位之間癌症的發病率相差會如此之大。比如大腸癌的發病率約為4.82%,但小腸癌的發病率卻一下子降到隻有0.20%,兩者相差24倍之多。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兩位科學家克裏斯滕·托馬塞提(Cristian Tomasetti)和波特·沃格斯坦恩(Bert Vogelstein)提出了一個新假說,認為癌症的發病率應該和細胞分裂次數有關係。科學家們早就知道,人在自然狀態下也會發生基因突變,原因就是細胞分裂。細胞每分裂一次,DNA就要複製一回,而DNA複製是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很難保證不出錯,大部分的基因突變就是這麼來的。事實上,研究發現同一個體的細胞每分裂一次,其DNA便會以相對恒定的比例出現若幹錯誤。當然了,不是所有的基因突變都會變成癌,隻有特定的基因發生特定的突變才會變成癌細胞。所以說,具體到每一個單獨的個人,是否中槍全憑運氣。但是,如果從統計的角度講,一群人當中究竟有多少人會中槍,這個概率卻是相對固定的,這就是為什麼兩位科學家猜測癌症的發生率和細胞分裂的總數有著對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