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營養來自最常見的食物3(3 / 3)

“百果之宗”——梨子

梨子,又稱塊果。它因肉脆多汁、甘甜清香、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有“百果之宗”的美譽。梨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葡萄糖、果糖、蔗糖)、膳食纖維、維生素C、蘋果酸、檸檬酸等成分。

梨的果實、果皮以及根、皮、枝、葉均可入藥。中醫認為,梨性涼,味甘微酸,入肺、胃經,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主治熱病傷津、熱咳煩渴、驚狂、噎食、便秘等症,並可幫助消化、止咳化痰、滋陰潤肺、解瘡毒和酒毒等。

梨性寒涼,含水量大,且含糖分高,食後滿口清涼,既有營養,又解熱證,可止咳生津、清心潤喉、降火解暑,對患感冒、咳嗽、急慢性氣管炎患者有效。

梨還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鎮靜的作用。因梨中含有較多的配糖體和鞣酸成分以及多種維生素,故高血壓、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頭暈目眩、心悸耳鳴時,常吃梨有好處。肝炎病人吃梨能起到保肝,助消化,增進食欲的作用。

溫馨提示:

梨性寒涼,一次不要吃得過多。脾胃寒者、發熱的人不宜吃生梨,可把梨切塊後煮水食用。

“維C之王”——獼猴桃

獼猴桃又名奇異果。因獼猴喜歡吃,故名獼猴桃。獼猴桃的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一個獼猴桃能提供一個人一日維生素C需求量的2倍多,故被譽為“維C之王”。獼猴桃還含有良好的可溶性膳食纖維。

獼猴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果酸、膳食纖維、鈣、磷、鐵、鉀、鎂、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其所含維生素C比柑橘類高5~8倍,比蘋果高19~83倍,比梨高32~130倍。

獼猴桃具有解熱、止渴、通淋功效,對治療煩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嘔吐、泌尿道結石、便秘、痔瘡等有幫助。

最新的醫學研究表明,成人憂鬱症有生理學基礎,它與一種大腦神經遞質缺乏有關。獼猴桃中含有的血清促進素具有穩定情緒、鎮靜心情的作用,另外,它所含的天然肌醇,有助於腦部活動,因此能幫助憂鬱者走出情緒的低穀。

溫馨提示:

獼猴桃不能空腹吃,飯前飯後1~3個小時吃比較合適。由於獼猴桃中維生素C含量頗高,易與奶製品中的蛋白質凝結成塊,不但影響消化吸收,還會使人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情況,故食用獼猴桃後一定不要馬上喝牛奶或吃其他乳製品。

“堅果之王”——榛子

榛子,又稱山板栗。它形似栗子,外殼堅硬,果仁肥白而圓,有香氣,油脂含量很高,吃起來特別香,餘味無窮,因此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堅果類食品,有“堅果之王”的稱號。

榛子營養豐富,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外,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的含量也很豐富。榛子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且含量遠遠高於核桃;其鈣、磷、鐵的含量也高於其他堅果。

榛子富含油脂,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內的吸收,對體弱、病後體虛、易饑餓的人都有很好的補養作用。榛子有天然香氣,有開胃之功。榛子含有抗癌化學成分——紫杉酚,它是紅豆杉醇中的活躍成分,可以防治卵巢癌、乳腺癌及其他一些癌症,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命。中醫認為,榛子性平,味甘,入脾、開胃,滋養氣血,明目,主治不欲飲食、體倦乏力、形體消瘦、肢體疲軟、病後體虛、視物不明等病症,對消渴、盜汗、夜尿頻多等肺腎功能不足之症頗有益處。

溫馨提示:

榛子含有豐富的油脂,因此,膽功能嚴重不良者應慎食。另外,存放時間較長的榛子也不宜食用,發黑的榛子也要忌食。

“幹果之王”——栗子

栗子,又稱板栗、毛栗,它是我國的特產,素有“幹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栗子對人體有著很好的滋補作用,可與人參、黃芪、當歸等媲美,故又被稱為“腎之果”。

據科學實驗證實,栗子的營養豐富。含有脂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胡蘿卜素的含量比一般幹果高。

栗子的藥用價值亦頗高,《本草綱目》說:“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幹。每日吃十餘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中醫認為,栗子味甘性溫,無毒,入脾、胃、腎三經,有補脾健腎、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功能,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腰肢不遂、小便頻數以及金瘡、折傷腫痛等症。因此,腎虛者不妨多吃栗子。

栗子粥既能健運脾胃,增進食欲,又能補腎、強筋骨。

溫馨提示:

將生栗子放置在陽光下暴曬一天,栗子殼即會開裂,這時無論生剝還是煮熟後剝,都很容易剝去栗子的外殼和內皮。但準備儲存的栗子不能曬,因為曬後的栗子不能長期保存。

“益智果”——核桃

核桃又名胡桃,在國際市場上它與扁桃、腰果、榛子一起,並列為世界四大幹果。在國外人稱核桃為“益智果”,在國內它則享有“長壽果”的美稱。其卓著的健腦效果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

核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鉀、鉻、鎂、鋅、錳、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是一種營養極其豐富的高級滋補品。

核桃性溫,味甘,具有補腎固精、溫肺定喘、補腦益智、養血益氣、潤腸通便、排除結石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核桃中的磷脂對腦神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它所含豐富的維生素E及B族維生素等,能幫助清除自由基,可補腦益智、增強記憶力、抗衰老。

現代研究表明,核桃含脂肪高達63%,且核桃油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對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很有好處。

核桃所含的鉻、鎂、鋅、錳等微量元素對保護心腦血管很有益。

核桃所含的萘醌化合物和維生素E等,又是良好的抗癌物質,能預防多種癌症。

核桃所含的丙酮酸能防止膽結石的形成,並可幫助排除膽結石。

溫馨提示:

因核桃含有較多的脂肪,因此一次不宜吃太多,否則會影響消化,以20克為宜。有的人喜歡將核桃仁表麵的褐色薄皮剝掉,這樣會損失一部分營養,所以吃的時候不要剝掉這層皮。

“長生果”——花生

花生又名落花生、及地果、唐人豆,因其長於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其為“長生果”,並且和黃豆一起並稱“植物肉”、“素中之葷”。

花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纖維、水分、鈣、磷、鐵、胡蘿卜素等,它還含有少量的磷脂、生物堿、嘌呤等。

現代醫學證明,花生有止血的作用。花生紅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高出50倍,對多種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花生能增強記憶、抗老化、延緩腦功能衰退、滋潤皮膚。花生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可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花生中還含有一種生物活性很強的天然多酚類物質——白藜蘆醇。這種物質是腫瘤類疾病的化學預防劑,也是減少血小板聚集,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的化學預防劑。中醫認為花生有扶正補虛、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利水消腫、止血生乳、清咽止咳的作用。

溫馨提示:

去殼花生和花生粉在溫濕條件下易發黴變質,花生發黴所產生的黃曲黴素是一種較強的致癌物質,因此應注意花生的保存條件。不可食用黴爛的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