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裏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裏。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逐漸地,這隻鷹長大了,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由於這隻幼鷹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用盡各種辦法試圖讓這隻鷹展翅高飛,可都毫無效果,最後主人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隻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求生的欲望使得這隻幼鷹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這隻幼鷹終於飛上了藍天!
故事中的幼鷹不會飛翔,主人想讓它再一次飛向藍天,於是就把它扔下懸崖。這一扔相當於把幼鷹仍進了一個逆境中。幼鷹在逆境中要生存,生存的欲望再次激發了自己原本獨特的潛能。我們不妨這一設想一下,主人把幼鷹扔進逆境中就真的能肯定它會飛起來嗎?答案是否定的。能否再次飛起來,這要看幼鷹的潛在意識(是雄鷹就要翱翔在藍天上)是否被激發出來,要看它是否會給自己打氣,讓自己振翅高飛,如果不具備這些,它就會跌入萬丈深淵摔得粉身碎骨。
在職場中也一樣,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逆境,如果自己不給自己打氣,一味在逆境中消沉下去,那又怎麼會收獲成功呢?所以當我們在職場中遭遇逆境時,就要讓自己冷靜下來,鼓勵自己重新振作起來,隻有逆境才能激發自己的潛在能量,開擴自己的未知領域。
由此可見,身處逆境是激發我們潛能的大好機會。那麼身處逆境,要怎樣給自己打氣,激發自己的潛在能量呢?
(1)全麵了解自己
全麵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找出自己的跟別人不同的地方,也許不同的地方就是你獲得成功最有利的秘密武器。
(2)製定自己可以完成的目標
本傑明·富蘭克林寫道:“讓每個人確實認識他的工作或職業,而且耐心地做著,如果他想要成功的話。”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給自己增加一個相對接近可以完成的目標。就算是小目標,也能壯大自己的信心戰勝困境,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3)每天給自己加油打氣
若你想充滿活力的話,不妨每天早上對鏡子說:“我愛我的工作,我有存在的價值,我能獲得我想要的一切。”如果在逆境中,我們每天上班前都對自己說這句話,就會給自己增加一份信心,不會讓自己被困難所擊倒。
(4)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看一個人有沒有價值,要通過他所做的事情來判斷,他能做成多大的事情,就有多大的價值。身處逆境的人往往因自己的價值沒有被人發現,又或者是因你自身的價值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而感到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你用行動證明你的能力和價值,而不是自怨自艾。
每個人都有夢想,人在職場,都想讓自己的職場生涯充滿成就感。身處逆境是在所難免的事,我們需要做的是適時為自己打氣振作精神,隻有逆境能激發我們的生存潛能,提高我們的情商。
逆境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隻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幹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故事中三個人麵對蜘蛛爬牆的情況,從不同的逆境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導致三人麵對逆境的態度也就有了很大不同,結果也就有了很大不同。可見,當一個人身處逆境,決定事情的發展方向,往往是由你的主觀因素決定的。隻要你覺得你是個成功的人,那麼你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如果你覺得你是一個失敗的人,那麼你注定就是一個失敗的人。
身處職場逆境的你要懂得堅強,要懂得為自己打氣,一味沮喪難過,隻會揮霍寶貴的時光,但問題會依然存在,對事情本身沒有任何幫助。何不放下包袱、換個角度果斷前行!
62.讓思維引領你前進
思維決定出路,在職場中要懂得轉換思維。隻有那樣,才能抓住職場稍縱即逝的機會。有好的思維引導你走正確的路,避免撞上冰山海角,也就避免了你的職場航船還未到達目的地就沉沒的危險。懂得讓你的思維引領你前進,將會直接影響你的職場前途。
在職場中有這樣一些現象,有的職員很努力,工作做了一大堆,可位置總在原地踏步。歸根結底,並不是能力不強,而是思維太過呆板。盡管有的職員做得比你少,但能得到老板賞識。原因在於這類人思維敏捷靈活,而不像前類員工那樣,老板說什麼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