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老鼠大王組織召開了一次會議,商討對付貓吃老鼠的問題。
老鼠們積極踴躍地提意見,可是沒有一個可行的辦法。這時,一隻號稱最聰明的老鼠站起來說:“死打硬拚我們不是它的對手。唯一辦法就是防,在貓的脖子上係個鈴鐺。這樣,貓一走動,我們就能聽到響聲,然後躲進洞裏!”老鼠們紛紛讚同。
老鼠大王聽了這個辦法後,高興得不得了,把派誰執行任務的事給忘了。於是第二天它又召開緊急會議,問:“給貓係鈴這個方案我批準了,有誰願意接受這個任務?”
等了好久,會場裏一片寂靜。於是,老鼠大王命令道:“小老鼠,你比較機靈,你去吧。”小老鼠一聽,戰戰兢兢地說:“回大王,我年輕,沒有經驗,最好找個經驗豐富的吧。”
老鼠大王說:“那麼,最有經驗的要數鼠爺爺了,您去吧。”
“哎呀呀,我這老眼昏花、腿腳不靈的怎能擔當如此重任呢,還是找個身強體壯的吧。”鼠爺爺幾近哀求地說道。
最後,老鼠大王決定派出那隻出主意的老鼠去。這隻老鼠聽到後一溜煙離開了會場,從此,再也沒有出現。老鼠大王一直到死,也沒有實現給貓係鈴的夙願。
開會固然是有效落實責任的一種手段,但是,絕不能為開會而開會。正如一副對聯所寫的:今天開會明天開會後天開會天天開會,你也在講我也在講他也在講人人在講。橫批:誰抓落實。落實責任,就要真抓實幹,會議結束後把會議的內容落實到位才是開會的最終目標。
結果力訓練
隻有將會議決策落到實處,才能實現我們想要的結果。想要提高落實力,應該注重以下兩點:
1.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優秀的企業無論規模大小,從不沉溺於沒完沒了的會議或長篇大論的公文報告,也不為員工設置複雜的行為規範。在實踐中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更有利於將責任落實好。
2.將會議決策付諸行動
工作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項會議決策由於沒有常抓不懈而虎頭蛇尾。任何一個組織和個人都可以成就卓越,但前提是它的每一個方針和戰略都得到徹底落實,能拿出真正的結果來。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應把決策付諸行動,盡到自己的責任,進而取得預期的結果。
效率≠效果:忙要忙到點子上
勵誌大師博恩·崔西說:“我認為,工作中第一重要的是效果而非效率。”做任何事情都能迅速地把它做完,這是效率,更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這是效果。
一個人不能靠忙取得好的結果,盲目追求效率會陷入一種不知道在忙些什麼的狀態,最終沒有取得好的結果。
唐薇是微軟公司中國分公司的一名銷售主管,2011年3月,她被公司派去參加一個在北京舉辦的銷售專題討論會,她很清楚自己的專長,特別是轉型人才和國際化市場動態等問題,她計劃在會上與業內精英做一個很好的交流,使自己有所提高。
但是,第一天她就遇到了麻煩,公司額外要求她去協調與會者的傍晚活動,這樣可以更深層次地履行公司作為東道主的職責。唐薇覺得這是她應當做的,於是就接受了。
不久以後,她就發現自己處於巨大的壓力和憂慮之中,來回奔忙,試圖滿足每個人的要求,由於抽不出時間來做原來想做的事而使自己變得很沮喪。
在這種沮喪中,她冷靜下來,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去做這種額外的而自己又並不擅長的事呢?讓更適合的人來做不是會效果更好嗎?她撥通了公司的電話,將自己目前的處境跟上司進行了溝通。上司立即作出了調整,派出一名專門安排各種活動的公關經理接替了唐薇的工作。接下來唐薇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籌備研討會。在這次研討會上,唐薇獨特的見解和市場眼光贏得了業界人士的一致讚揚。
一個人應當學會說“不”,不讓額外的要求擾亂自己的工作進度,這樣才能保證你的工作效能。落實要的是結果,我們說追求效率,為的是更快達到目標,獲得結果。隻有善於把握重點,能夠忙在點子上的人才能夠達到好的結果,成為工作和辛勤勞動的受益者。在落實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效果,而不要一味地被效率迷失了方向。
結果力訓練
有的人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才幹不夠,而是他們不能集中精力忙出效果。那麼,我們怎樣做才能更有效果呢?
1.要把工作重點轉到最有效的事情上,把握正確的做事方向。
2.找出工作中不需要做的事情,可以讓我們把精力集中在有效的工作上。
3.看準一項適合自己的事業,集中所有精力,全力以赴、埋頭苦幹,才可能取得傑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