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延緩納稅。
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條件下,企業一般不在乎延緩納稅,認為通過一切方法,把年初應繳的部分稅收推遲到年末繳,並不能起到節稅的效果。這種觀點並不正確,因為把年初的稅款合法地推遲到年末繳之後,企業就取得了把這筆稅款作為資金使用一年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納稅籌劃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涉稅零風險的含義。
減輕稅收負擔是納稅籌劃的第一個目的,納稅籌劃的第二個目的是稅收零風險。
稅收零風險指稅務稽查無任何問題。我國企業對稅法的理解不到位,普遍存在著稅收風險問題,納稅籌劃需要把規避稅收風險、實現稅收零風險納入進來。企業在接受稅務稽查時,會麵臨著三種不同性質的稽查:
(1)日常稽查。
目前我國的稅收征管體製是征、管、查相分離,日常稽查是指稽查部門主要負責的對管轄區域內企業日常情況進行的檢查,要求被檢查的公司數量一般不得低於一定比例。
(2)專項稽查。
專項稽查是指根據上級稅務部門的部署,對某個行業、某個地區、某個產品、某項減免稅政策進行全麵的清理檢查。
(3)舉報稽查。
任何單位和個人根據征管法的規定,都可以舉報納稅人偷稅漏稅的行為。稅務機關在接到舉報以後,采取一些措施對納稅人進行檢查。
涉稅零風險是指企業受到稽查以後,稅務機關做出無任何問題的結論書。稅收風險為零也是納稅籌劃的目的之一。
四、服務娛樂業納稅籌劃的意義
服務娛樂業的納稅籌劃意義可以從以下三方麵了解。
1.有利於納稅人利益最大化。
從納稅人方麵看,納稅籌劃可以節減納稅人稅收,有利於納稅人的財務利益最大化。納稅籌劃通過稅收方案的比較,選擇納稅較輕的方案,減少納稅人的現金流出或者減少本期現金的流出,增加可支配資金,有利於納稅人的發展。
2.有利於更好地掌握和實施稅收法規。
納稅籌劃人為了幫助納稅人節減更多的稅收,總是隨時隨地、密切地注意著國家稅製法規和最新稅收政策的出台。一旦稅法有所變化,納稅籌劃人就會從追求納稅人的最大財務利益出發,馬上采取相應行動,趨利避害,把稅收的意圖迅速融入納稅人企業的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從這方麵來說,納稅籌劃在客觀上起到了更快、更好地貫徹稅收法律法規的作用。
也正是因為納稅籌劃可以及時發現稅法中不成熟的地方,故其在利用稅法漏洞謀取自身利益的同時,也在時刻提醒著征稅機關要注意稅法的缺陷。國家在立法和征稅管理中應權衡輕重,彌補漏洞。從這方麵來說,納稅籌劃對稅法的健全起到了促進作用。
3.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
在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國家,一般隻有管理規範、規模較大的企業才配有納稅籌劃的專業人員。通過專業人員的籌劃,在企業運營的整個過程中,充分考慮稅收的影響,可使納稅人財務利益最大化,包括使納稅人稅後利潤最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潤的高低決定了資本的流向,而資本總是流向利潤最大的行業、企業,所以資本的流動代表的是實物資產和勞動力流動,實際上代表著資源在全社會的流動配置。資源向經營管理規範、規模大的企業流動,實現規模經濟,可以達到全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
9.1.2 稅務籌劃基本原理
一、稅務籌劃的基本特征
所謂稅務籌劃就是納稅人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經營活動,使自己繳納可能最低的稅收而使用的方法。稅務籌劃是對稅收政策的積極利用,符合稅法精神。服務娛樂企業稅務籌劃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
1.合法性:這是區別於偷稅、避稅的最顯著特征。其一,對於服務娛樂企業,其行為不僅在形式上合法,在實質上也順應了政府的立法意圖;其二,對於稅務機關來說,應該依法征稅,保護和鼓勵稅務籌劃。
2.事先性:在經濟活動中,納稅義務通常具有滯後性。稅務籌劃是在企業的納稅義務尚未發生之前,對可能麵臨的稅收待遇所作的一種策劃與安排。若是在納稅義務已經發生且應納稅額已確定之後,再作所謂的籌劃,那就不是稅務籌劃,而隻是偷稅或逃稅了。
3.時效性:我國稅製建設還很不完善,稅收政策變化快。這就要求服務娛樂企業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預測並隨時掌握會計、稅務等相關政策法規的變化,因時製宜地製定或修改相應的納稅策略。否則,政策變化後的溯及力很可能使預定的納稅策略失去原有的效用,“變質”為避稅甚至偷稅,給企業帶來納稅風險。在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時尤其要注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