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真的要是敗了的話,也可以向海上逃亡,占海為王,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黃治囑咐張遼和糜竺,務必訓練出來一支強大的水師,他將來要檢驗的。
糜竺和張遼都是盡忠職守的人,一定會認真負責。
渤海國改革的事情,黃治交給了糜竺負責。
張遼帶領的一萬五千水軍,駐紮在這裏,剿滅渤海國的地方惡勢力,可以出動水軍。
因為地方惡勢力的實力都不強,靠水軍完全可以剿滅,而且這是一萬五千人的水軍,渤海國的所有惡勢力加起來,也可以輕輕鬆鬆的對付。
黃治也讓糜竺和張遼招募一些水軍,讓他們把渤海國的水師數量擴充到三萬。
張遼在北平水軍待了一段時間,想必已經有經驗了,而糜竺留在這裏,一方麵就是他處理政務的能力強,可以讓他處理渤海國的事情,進行改革,鏟除邪惡的地主豪強,還有地方惡勢力等。
糜竺也統兵這麼多年了,對軍隊的訓練方法滾瓜爛熟,由他訓練水師的基礎最好。
水師也必須訓練,有強大的體魄,身體麵對海浪,搖晃的時候,反應也會減小,不會身體不適,減小戰鬥力。
還有,海軍靠岸後,也是要上岸作戰的,不能沒有戰鬥力,必須會搏殺,有良好的體質。
當然,紀律性也非常重要,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黃治又命人將袁紹、許攸等人帶上來,他在渤海國給了袁紹一處地產,根據他家裏的人口給的,並且警告他,以前做的壞事就算了,如果他的兒子之類的再作惡,必定殺無赦,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不,不管誰犯法,都和庶民同罪。
袁紹嚇的戰戰兢兢,黃治這是鐵血手段啊,如果他們以後有傷害無辜,全部都要處死。
他為他的兒子和家族的人頭痛,平常做了壞事,侵犯婦女之類的,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現在不同了,是黃治的管轄,真的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沒人能夠包庇他們。
袁紹手下的文臣武將,在曆史上名聲記載不怎麼好的,還有調查出來有貪汙之類事情的,全部革除職位,至於那些身份清白的,如果願意留下來,黃治讓他們為自己效力。
“末將願為主公效力。”
看到黃治做的事情後,張郃和沮授等一些公道正義的人,都願意為黃治效力。
因為黃治把袁紹手下的奸佞禍胎全部革職了,眼裏不容沙子,不讓有作奸犯科,貪汙腐敗的人為自己效力。
黃治本來想殺了這些人渣的,但是怕影響其他諸侯手下的文臣武將,怕他們害怕死亡,而不敢歸降自己。
因為有些人手腳不幹淨,又怕死,所以就不會主張主公投降,隻有公道的人,才會對黃治有好感。
不過黃治也隻給他們一次機會,以前是在袁紹手下做的壞事,就算了,但是現在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如果還敢作奸犯科的話,必定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