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眼瞥魏越,蔡邕頗有些得意:“何進極為推崇子龍兄,如此大將軍府中不必依賴桓公雅一人。”
王謙、邊讓、申屠蟠三個人在大將軍占據要位,自然也就不差桓典帶來的那點影響力了。
蔡邕收王粲為最後的親傳弟子,那麼王粲今後會繼承蔡邕的文學衣缽,對整個山陽王氏的發展來說是一種質的飛升。這種大恩,王謙是無法還清的,隻有給蔡邕賣命了。
邊讓、申屠蟠都是陳留人,申屠蟠是蔡邕自青年時期就推崇的同輩先達,邊讓則是蔡邕入雒以來欣賞之餘屢屢向何進推薦,在大將軍府一路高升的顯赫人物。而占據大將軍府東曹掾位置的蒯越則是黃琬的門人,就對大將軍的影響來說,蔡邕、黃琬這邊比袁氏要高。
何進的大將軍府可以說是人才彙聚,各方麵的英傑都往裏麵擠。
見蔡邕對桓典也有防備,魏越也就解決了最後一個顧慮。
畢竟桓典多方麵下注是個投機做派,跟蔡邕、魏越這樣背負理想做事的人有本質上的區別。
至於王粲、仲長統,今後打交道的時間還很長,不急於一時。反倒是路粹、阮瑀這兩名陳留籍貫的師兄要好好打交道,連自己的同門師兄都無法團結,那魏越今後還怎麼領導陳留人為主的蔡邕派係?
自蔡邕這裏離開後,魏越就開始大批量的寫信,向身居顯位、人脈廣泛、影響力不低的各種熟識友人索要人才,請他們為他推薦一些適合平陽郡軍屯的青年俊彥。
這種好事自然沒人會拒絕,往大了來說能有效鞏固與魏越的感情。往小了來說,誰沒幾個子侄、門人?魏越讓出一些資源給他們,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同時,魏越也對京畿範圍內傑出的青年、小吏、縣令長、郡吏發出征辟公文,這是他第一次如此大範圍的征辟人才,引人關注。
這個征辟過程不是短時間能結束的,被征者願意上鉤,魏越還需要親自考核再行任命。
另一麵,魏越寫了一封正式的公文遞交給北軍中侯劉表,並相約於溫園中見麵。
固然,韓浩、徐晃這批人在北軍中表現優秀,可這批人身上有深深的魏越烙印。劉表欣賞之餘也沒什麼拉攏動作,反而要將韓浩、徐晃這樣有深刻派係烙印的軍官要控製住。前後一年多的時間裏,韓浩、徐晃這批人始終留在射聲校尉部,影響力沒能擴散到其他四部中去。
不止於此,就連這批人在五校選拔虎賁、羽林的例行考核中,也被劉表攔截,從苗頭上掐斷了魏越一係對虎賁、羽林的滲透。
劉表以一種相對公事公辦的中立態度拒絕了溫園會麵,派他兒子劉琦給溫園中做客的魏越送來公文回執。
劉表也是山陽郡高平人,與王謙是大將軍府中的兗州山陽派。
年十四的劉琦相貌與劉表酷似,英俊之餘滿是儒雅正氣,並無某些英俊少年那樣流裏流氣的邪痞,體格在同齡人中也屬於上等,言辭應答也是大大方方,看著仿佛一個小劉表。
這讓魏越感慨不已,對劉表來說這麼一個幾乎完美的繼承人,硬是在權力之爭中被毀了。
劉琦被毀,劉表才是真正的責任人。
張溫當麵,魏越看了劉表回複公文後笑道:“蹇碩早已安排了,反倒省了魏某功夫。”
張溫見魏越言辭間對蹇碩缺乏毫無掩飾的敬意,饒有興致問:“蹇碩如此上心,揚祖合該道謝才是。”
西園上軍校尉蹇碩,現在的手管的很遠,直接命令劉表從射聲部選拔五百軍士調入河東營。
“是啊,蹇碩權勢正盛,不好攖其威風。”
魏越收好公文,張溫就是曹騰提拔起來的,對宦官的態度自然是好話說的,實用就好。
稍稍打量一側入座的劉琦,魏越笑道:“今日一早魏某求見蔡師,見了山陽高平少年王粲、仲長統。劉郎出身高平,可識的這二少年?”
劉琦神色一僵麵露慚色:“與王粲熟識,隻是某駑鈍,不及其十分之一。至於魏侯所言仲長統,不知此人為誰。”
張溫在一旁含笑說:“揚祖有所不知,劉景升女兒已許給王家郎。”
魏越見張溫笑容狹促,又見劉琦麵露尷尬之色,又不好不給張溫麵子,就微微好奇:“哦?”
渾不在意劉琦尷尬與否,張溫說出了其中的過程。
劉表年初時有心把女兒嫁給王粲與拉近與山陽王氏的關係,可王粲入京後劉表才發現少年時期的王粲長裂了,而且個頭還很低,就體貌來說配不上自己靚麗的女兒。不願意女兒受委屈,又不願意放棄與王氏的聯姻,於是把女兒許給了王粲的堂兄王凱。
尷尬的是,蔡邕在南郊講學,雒都貴戚子弟那麼多人都落選了,偏偏個頭矮小,麵目粗陋的王粲被蔡邕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