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土地流轉對鄉村景觀影響機製模型
土地既是人們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又是鄉村景觀的基本景觀要素。很顯然,每一次土地權屬的變更都會直接帶來鄉村景觀形態的變化。土地權束的流轉最終會通過土地以及土地所承載的景觀元素表現出來,也就是說,土地流轉是鄉村景觀衍變的一個基本原因。依據土地流轉發生的空域來看,我們可以將其分為農村(鄉村)土地流轉、城鄉土地流轉和城市土地流轉三個層麵,並以此來分別對應於城市、城鄉交錯帶和鄉村,以及城市景觀、城鄉交錯帶景觀和鄉村景觀。
2.1 鄉村土地流轉對鄉村景觀影響的機製
從目前學者對農村土地流轉的研究結果來看,鄉村土地流轉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集體建設用地流轉以及宅基地流轉三個層次。不可否認,目前我們討論該命題更多是依據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在城市化快速發展背景下,如何破除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與“集體所有、農戶經營”土地製度長期穩定之間的矛盾。在筆者看來,鄉村土地流轉對鄉村景觀影響的機製至少可以描述如下。
2.1.1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直接影響了農田斑塊的形狀以及土地職能的轉變
改革開放初期,以家庭為單位平均分配承包集體土地引起農田土地斑塊細碎化,破壞了農田景觀的整體性和連續性。以規模化農業生產為目的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在一定程度增加鄉村景觀整體性與連貫性的同時,因產業化、企業化、科技化、自動化為特征的新規模農業重構了現代鄉村景觀審美形象。而以非農化生產為目的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則成為鄉村景觀的新變量,使得鄉村具有一定的城鎮化特征,成為“類城化”鄉村的重要參數。
2.1.2 鄉村宅基地流轉直接影響了鄉村聚落的特征和鄉村庭院景觀
如果說鄉村聚落內部宅基地的流轉主要影響了鄉村聚落的內部結構和形態的話,那麼因為鄉村宅基地規劃和管理的弱化或缺失而造成的耕地向宅基地流轉,則帶來鄉村聚落的外延擴大。而在具有礦產、旅遊、交通、航道等資源的村落,宅基地流轉通常圍繞資源點展開,建設全新的商住兩用房屋,直接重建了鄉村聚落和鄉村庭院景觀形態。鄉村的貧富差距通過宅基地流轉的途徑以鄉村庭院景觀的兩級分化表現出來。
2.1.3 鄉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則直接影響了鄉村景觀的產業布局和鄉村向城市轉變的速度和程度
在經濟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鄉鎮企業、村辦企業甚至是家庭作坊成為農村發展的主要走向。這種集體土地由農業向非農業轉變,帶來的鄉村的農田景觀、村落景觀破碎化,第二、三產業的大量出現也帶來了鄉村景觀生態的破壞。甚至有的鄉村,經濟發展是以犧牲村民集體的生態環境為代價的,而這種破壞性的經濟發展成為鄉村景觀的最大殺手。
2.2 城鄉土地流轉對鄉村景觀影響的機製
如果說鄉村土地流轉的最終結果是帶來了鄉村景觀由傳統鄉村向現代鄉村轉變,最終在城市影響的誘導下孕育了新城鎮的話,那麼城鄉土地流轉則是城市規模擴大的必然結果,是鄉村景觀加速城鎮化的必然途徑,是鄉村受到城市因素侵入後的必然結果。這種影響機製可以被描述為:
①城市規模擴大和城市化的深入使得城市建設用地日漸匱乏,將城市周邊區域的鄉村集體土地轉換為城市建設用地是城鄉土地流轉的內在需求,也是城市建設用地增量的最有效途徑。
②鄉村土地流轉到城市土地的通常途徑是先將鄉村的行政管理劃歸城市,然後采用土地征收的方法將集體土體轉換成國有土地,進入土地一級市場,完成城鄉土地流轉過程。
③農民從原有土地上剝離,成為城鎮戶口,完成農業人員向非農業人員的轉變。
④被流轉的土地職能從農業生產轉向非農業生產,最大限度地改變了鄉村具有的景觀特征。
2.3 基於土地流轉的城鄉景觀互動影響模型
通過上文分析不難看出,無論是鄉村土地流轉還是城鄉土地流轉,最終的結果和目的都是向城市的流轉,具有由鄉村到城市的單向流動性。鄉村景觀作為與城市景觀對應的一個概念,通過土地流轉發揮著各自的影響力,並相互交融。城市景觀具有鄉村性,而鄉村景觀也具有城市性。城市景觀裏的鄉村性是鄉村景觀影響力的結果,鄉村景觀裏的城市性則是城市景觀影響力的結果。考察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相互影響的關係不難得出如下結論:城市景觀影響力隨著鄉村距離城市的增大而呈現逐步衰減趨勢,並通過土地流轉和人口流動、大眾傳媒誘導鄉村內部孕育出新城鎮景觀;鄉村景觀影響力隨著距離城市區域的減小而呈現遞減趨勢,並通過土地城鄉流轉升華為城市景觀或蛻變為服務於城市的新型鄉村景觀點。
3 土地流轉影響鄉村景觀的途徑模型
3.1 土地斑塊與農田景觀途徑
鄉村區域的土地流轉對鄉村景觀的影響首先表現在了土地斑塊的變化以及因土地斑塊變化引起的農田景觀上。在景觀生態學中,鄉村景觀空間格局是由斑塊、廊道和基質構成的一個複雜的生態係統。斑塊作為景觀生態學的一個概念,被用來描述“外觀上不同於周圍環境的非線性地表區域(Forman and Godron 1986)”。因土地流轉引起的農田地塊的種植功能轉變、新型農業、耕地的非農化操作等都可被看作是幹擾斑塊,引發原有土地景觀斑塊的大小、形狀和性質的改變,並作用於廊道和基質上,引發整個鄉村生態景觀的改變。如果從城鄉空域而言,鄉村區域被看作是鄉村景觀的基質,鄉村河流、道路、山川、森林等被看作廊道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將農田、鄉村聚落看作是斑塊。所以,土地流轉對鄉村景觀的影響,首先表現在了農田景觀層麵。主要表現在:
①農戶之間自發進行的耕地經營權流轉,使土地細碎得到有限控製。種植專業戶、企業化承包經營、集體互助合作經營等規模種植的內在需求因土地流轉得以有效實施,並作用於鄉村景觀空間中,增加了土地的生產效率、使得粗放型的農田景觀帶有了明顯的科技特征和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