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血戰城關(3 / 3)

尉遲鷹渾身浴血,為便於近戰搏擊而選用的純鋼長刀,早已砍得殘缺不全,連換數次。城上城下,死屍狼籍,幾乎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北齊官兵固然死傷慘重,周兵屍首,也是隨處可見。

在這一片混戰中,四門均遣人前來告急。尉遲鷹臉色鐵青,冷冷道:“讓他們動用一切力量堅持住。哪個丟失城門,我要哪個的腦袋。”他深知,真正的惡戰,往往是在最後,所以在這種時候,絕不能輕易動用最後的一點力量,即那二千人的生力軍,但某些地方形勢也確實嚴峻,不能不救。

尉遲鷹牙關緊咬,一揮手帶著“督戰隊”殘餘的百餘人,撲向壓力最大,傷亡也最重的東門。

東門守將王鎮,是一名副將。年約四十餘歲,為人老成持重,尉遲鷹率人趕到時,王鎮已變成了一個血人,身上受傷十餘處,血透重鎧,被抬了下來。守城官兵也傷亡三分之二,戰力大減。千餘敵軍已爬城而上,一部趕殺城頭的周軍,另一部則直撲城門,與守門的周軍混戰在一處。

宇文及也已聞訊趕來,看到這副景像,驚得麵青唇白,連聲道:“這可如何是好?……這可……怎麼好?”他身側一名牙將也滿麵驚惶,顫聲道:“大人,城…城要破了……我們快走罷?”

尉遲鷹勃然大怒,此時情勢萬分危急。主帥稍有怯戰畏避之心,軍心必沮,那就大勢去矣。當即手起一刀,將那牙將斬成兩段,厲聲喝道:“誰敢再言逃走,這就是下場!”

鄰近軍校無不駭然。尉遲鷹一把扯下身上所披戰袍,揚刀大喝:“人在城在,城失人亡。敵軍重圍之中,隻有保住城池,大夥兒才有一條生路。殺……”一言既出,轉頭便向敵軍密集處殺去。

眾軍稍一楞怔,見主將身先士卒,無不振奮,齊聲呐喊,衝殺過去。宇文及稍一遲疑,終於也帶著十餘名親兵殺了過去。

殺聲震天,鼓聲動地。城頭上鮮血殘肢,四處飛濺,慘號悲呼,撕心裂肺。尉遲鷹率百餘勇士,拚死上前,堵住城牆上缺口。在刀光劍影中,尉遲鷹連殺數十人,但全身也是數處受傷,血流不止。隻是此時此刻,尉遲鷹早已殺紅了眼,哪還顧及這些?

一路狂嘯,一路砍殺,直殺得人頭滾滾,血雨飛灑。部下將士雖也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但畢竟眾寡懸殊。麵對數萬敵軍狂潮般的衝擊,人越戰越少,漸漸有些抵不住了。

尉遲鷹雖衝殺之際形如瘋狂,但腦海中靈智未失。已方漸漸不支,如何看不出來?再看看城下如蟻般的敵軍,心中也不禁一涼:莫非今日我尉遲鷹要死於此地?

正在這萬分危急之際,忽聽敵陣中響起一片鑼聲。尉遲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是收軍的鑼聲!那真的是收軍的鑼聲!

其實現在浴血苦戰的人,不管周軍和齊軍都很清楚,平陽城已是舉手可下。這一點尉遲鷹最為清楚,雖然他還在手中留著兩千精兵沒有動用,但那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即使投入戰鬥也未必能扭轉戰局。誰曾想敵軍竟會在此時收軍,委實令人驚異萬分。

不光尉遲鷹和周軍官兵一個個驚訝不已,再看那些正在城上城下浴血廝殺的齊軍,也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麵帶疑惑,滿心訝異。但“擊鼓而進,鳴鑼則退”乃軍中鐵律,違者斬無赦。大隊齊軍“嘩”的一聲,轉身後撤。數千精兵緩撤殿後,以防周軍乘機掩殺。

城下敵軍既退,城上敵軍便陷入孤軍作戰的困境。尉遲鷹得此千載不遇的良機,急調二千生力軍上前圍殺,務必全殲。同時命城中所有男子,不分老幼,一齊上城,修補城樓,搬抬木石,救治已方傷者。直過了大半個時辰,齊軍才重又開始進攻。

但既有了這難得的大半個時辰的喘息之機,城頭上的敵軍早已被殺得幹幹淨淨。城樓破損之處也用屍體、沙袋、門板等物予以加固。齊軍再攻,士氣便大不如前,周軍卻是精神振奮,死裏逃生之餘,無不奮力死戰。城上弓箭、擂木、滾石、沸水如雨點般潑下。齊軍連攻數次,均無法攀上城頭,軍心沮喪,齊軍將領看看天色已晚,終於收軍回營。

直到此時,尉遲鷹高懸的一顆心才放下去,長長吐出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