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回:上)五蘊洞高僧見天日 臥虎嶺嶽飛擒強梁(2 / 2)

戒律洞在近佛寺寺內,是依仗堅硬的山壁人工開鑿出來的,石洞有兩張床見方,平時都是敞開的,閑置無用,如果有人犯了不可饒恕的罪過,佛門弟子是不可以處死的,那麼,就將不可饒恕的弟子關在石洞中,洞門是由同樣堅硬的石頭鑿成,足有萬斤,平時是用鐵索和機關懸起,一旦放下,要想打開石門,需窮盡全寺之力,在絞架的幫助下方能打開。

當年,五蘊散人因魔殺成性,被方丈關入戒律洞中,自此,五蘊散人是第一個被關之人,也是唯一一個被關二十年後,靠裝死從戒律洞中逃走之人。有此教訓,消魔和尚要想從洞中逃走,勢比登天,所以,他聽方丈要將自己關入戒律洞,心裏不寒而栗,當消苦大師要擒拿自己時,本能的反應是抵抗逃走,怎奈,自己的武功與消苦相差太遠,幾個照麵就被消苦擒住。

消難大師命弟子將査倩姑娘的茅舍強行拆除,*迫他下山,融入尋常百姓之中,早日有個歸宿;當査倩姑娘看到小和尚也在其間時,怒不可遏,氣衝衝地對消難大師道:“你拆掉茅舍,我也不會離開,我就是要跟老和尚好,一輩子都會等著老和尚。”一向以慈悲為懷的消難大師,麵對自己親生女兒的無理糾纏,後心如同挨了一悶錘,再次氣血翻湧,哎呀一聲,不省人事。

消魔因破戒太多終於被打入戒律洞,瘋瘋癲癲的他,在洞中胡喊亂叫,更是趴在送飯的窗口辱及香客,近佛寺的香火也越來越淡。就在消魔和尚入洞不久,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炸雷將洞門劈倒,消魔從洞中逃了出來,消難大師得知後,立即吩咐弟子將山門封住,防止消魔逃下山,而消魔和尚慌不擇路,逃到瀑布之巔,在逃無可逃,退無可退的情況下,抱著一顆圓木跳了下去。

逃走了消魔,*走了女兒,消難大師覺得這是佛祖對自己的懲罰,更是自己修行不到,罪孽深重的緣故,使近佛寺幾百年清譽受損,積鬱成疾,過早圓寂。圓寂前,消難大師在征求消苦師弟的意見後,將近佛寺方丈之位傳於小和尚。

消魔跳入瀑布之中,死死抱住圓木,隨飛懸的瀑布落入湖中,圓木首先入水,推開水麵,減緩了消魔摔下的力道,就這樣,僥幸未死的消魔和尚,也被摔昏,隨流水淌進暗河,最終落在五蘊洞的沙灘之上。等他醒來,發現如此仙境,心頭竊喜,在調勻恢複體力後,他悄悄遊出五蘊洞,恰在此時,他發現以果為食,以洞為房的査倩姑娘,猶如夢遊歸來,喜不自禁。査倩姑娘看到消魔,也如同在做夢,他安慰一番査倩姑娘後,讓姑娘在這裏等他,自己出穀,強行在山民家中搶來吃穿和應用之物,然後帶査倩姑娘進入五蘊洞。

為了麻痹消魔和尚的癔症,査倩姑娘纏著他練功習武,既是保護自己的需要,也是山洞環境中強身健體的需要,消魔和尚一心一意教導査倩武功,也將自己在近佛寺中的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査倩,加上査倩姑娘勤學苦練,得遇高人,後來也成為江湖一等一的高手。

住在五蘊洞時間久了,居然被消魔和尚發現五蘊散人留在石壁上的赤靈神掌圖譜。前文書說過,赤靈神掌是逆十二正經所開創的一種邪派武功,運功之法,運氣路線,皆有悖於正統武功,對人體傷害極大,功力雖然以奇凸顯,終究難登大雅之堂,難以達到武功的最高境界。

消魔和尚在熟悉掌握赤靈掌之後,按照五蘊散人的提示,必須以毒藥輔之,消魔和尚想了又想,當今世上製毒施毒的高手當屬苗西蠱王厥賀,可他三十年前就聽說厥賀被仇家所殺,要想得到輔以神掌的毒藥,談何容易?此時,一意孤行的消魔隻有碰運氣,而一無所長的査倩姑娘,隻得隨消魔一起離開五蘊洞,前往森林覆蓋的苗西。

說來也巧,就在消魔査倩到達苗西後,與蠱王厥賀不期而遇,兩人在原始森林中大打出手,百招過後,消魔還是敗在厥賀手下,但厥賀看到消魔瘋瘋癲癲的樣子,挺對脾氣,不知哪根神經搭錯了,竟然沒殺消魔和査倩,並與之結為忘年兄弟,將最毒的“奇經八脈散”傳給消魔,並將自己的暗器“飛蝗牛毛針”傳授給査倩,自此,這三個沆瀣一氣的男女,混跡於原始森林。

盡管査倩與消魔、厥賀在一起,但她始終不忘近佛寺中的小和尚,一直為小和尚保留處子之身,時不時地前來近佛寺挑釁、攪鬧,小和尚方丈對査倩姑娘更加反感,勸慰道:“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疑物,何處惹塵埃。又曰:珍惜慧命,遠離邪惡。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並勸査倩盡早離開消魔和尚,找一個良善人家嫁了,說消魔不是一個有出息可以依靠的人,査倩姑娘不僅不聽,反而*迫小和尚順從自己的意思,否則,她會跟近佛寺作對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