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幾十年前,全冠清在少林一戰中撿回一條性命,離開少林之後,惶惶不可終日,他沒命似地逃到襄陽地界,無巧不巧,來到如今的這片紫竹林中,再也不敢在江湖中拋頭露麵,饑餓難忍,他扒竹根來果腹,不想,在一根粗壯的紫竹下扒出一根形似綠衣竹杖的紫竹根,陰險狡詐的全冠清又開始不安分起來,這條紫竹根與綠衣竹杖極為相似,拿它來魚目混珠,將來可以成為號令丐幫的信物。
待傷勢養好之後,他又開始琢磨如何顛覆丐幫,如何成為丐幫幫主,思來想去,心中言道:“我既然能扶持遊坦之成為丐幫幫主,難道就不能扶持一個新人成為丐幫幫主嗎?”此後,他一邊習練武功,一邊尋找扶持的最佳人選。說來也巧,一日,全冠清下山購買日用之物,在路邊看到一個即將斷氣的小孩,由於饑餓,小孩麵黃肌瘦,不省人事,全冠清摸了摸孩子,心跳微弱,骨質尚佳,這個孩子就是後來成為襄陽分舵舵主的皮康。
他用內功幫皮康恢複體力,又給他喝了水,吃些東西,皮康活了過來,活過來的皮康倒頭便拜,全冠清將他扶起道:“你叫什麼名字?家中還有什麼人?”小孩道:“我叫皮康,家中沒有人了。”全冠清靈機一動,這是個“傀儡幫主”的最佳人選,隧道:“你是否想活命?是否想練習武功?”他的話,對於一個從死亡線逃出來的半大小孩,極具誘惑力,趕忙道:“老人家,我想活,更想學武功。”全冠清道:“好,好,老夫暫時無法養活你,我隻能將你交到丐幫,丐幫不會不管你的,你先在丐幫打好基礎,以後老夫再教你武功。”
就這樣,皮康進入丐幫,隨丐幫弟子一起練武要飯,曆經苦難的皮康,練功、做事非常勤勉,武功進展很快,做人做事也讓人信服。等到皮康二十多歲時,武功在襄陽分舵出類拔萃,也為丐幫立下奇功,深受舵主皇甫敦的喜愛,更受到長老吳長風的重視,皮康的武功在丐幫一年一度的比武大會上,連續多年,獨占鼇頭。
吳長老一邊頻頻點頭,一邊若有所思,總覺得皮康的武功似乎在哪裏見過,但又覺得皮康的武功可能是皇甫敦的偏愛,所以,他沒太在意。直至皮康成為丐幫四袋弟子後,吳長老才懷疑他是全冠清的傳人,可是,吳長老又有點不信,想當年,少林一戰,他明明看到全冠清死在奚三祁的雪泥鴻爪之下,如何還能有傳人呢?
可他又一想,無論皮康是誰的傳人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丐幫實實在在做事,那就是好樣的,也許全冠清真的活著,但經過少林一戰,大徹大悟,痛改前非也未可知,更何況,皮康這些年的確為丐幫屢立奇功,二十多歲的他,打敗前來挑釁的千山魅鍾離叉,不過,那時候的鍾離叉,懾地搜魂功尚未練成;又幫助少林找回丟失多年的達摩易筋經;還協助襄陽地方官緝拿殺人越貨的大盜,為丐幫贏得榮譽,如果沒有洪七的出現,皮康成為將來的丐幫幫主也未可知。
直至皮康成為丐幫六袋弟子時,吳長風才將他放在自己的身邊,勤加鍛煉,言傳身教,隨著皇甫敦與東方睿、汲可親、韓奎等相繼成為丐幫代長老,皮康擢升為襄陽分舵舵主,全冠清得知皮康成為襄陽分舵舵主後,心中也非常高興,自己的計劃已經實現大半;可他們卻不知,吳長老在擢升皮康之後,也多了一份心思,現在的皮康不同於以往的皮康,畢竟代表丐幫的一方門戶,所以,他以雲岡分舵副舵主戚不悔酒後傷人為由,將他降到襄陽分舵為四袋弟子。
臨來之前,吳長老向戚不悔再三交代,讓他在襄陽沉默寡言、裝瘋賣傻,暗中起到監視作用,當然,這一切都非常隱秘,也是吳長老不得已的苦衷,因為,當時蕭峰已死,丐幫群龍無首,吳長老以代幫主的身份想求丐幫太平,必須事事小心,如果把全冠清惹急了,他真的跳出來爭奪幫主之位,還真沒有人能夠製服他,所以,暗中監視,坐擁以待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