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來!哥是山來妹是水,山水相依永不悔,水流千遭歸大海吆!哥哥呀!還記得哪朵浪花曾經親過你……”
在瀾滄江上遊,趕馬人驅趕著兩千餘匹駿馬往東南方向行進,由於趕馬人的困乏,一個女孩的歌聲打破了馬蹄的喧囂,隻見這名傣族女孩,一襲紅色霓裳,手拿一管竹簫,坐在馬上,信馬由韁,吹奏之後,即興唱出傣家民謠。
這時,在她附近驅趕馬兒的年輕人,一邊驅趕駿馬,一邊高聲唱到:“啊呀來!哥是風箏妹是線,線兒栓著風箏腿,風箏再高終有落吆!妹子呀!跌落千萬裏風箏還是連著你。”
“雲哥哥,你唱得好好聽!”傣族女孩欣喜地說道。“玉妹,這都是你教的好!哥哥哪裏會唱你傣家的山歌?”對歌的小夥子說道。
“哈哈哈!公子唱得就是好!姑娘再唱一曲讓公子對一對!”驅馬的眾人大笑道。
“好!我這就唱!哎……清靈靈的山來,清靈靈的水,清靈靈的妹子吆!清靈靈的嘴,妹子生來會唱歌,妹子生來會繡荷。聲音好似百靈鳥,唱的高山開口笑,唱的魚兒把水跳。巧手織出雲錦裳,送給嫦娥做嫁妝,一曲唱罷丟過去,哪個公雞敢打鳴?”唱完,姑娘格格格地笑出聲來。
小夥子隻好硬著頭皮唱到:“嗨……烏溜溜的山來,烏溜溜的水,烏溜溜的麻雀吆!烏溜溜的嘴,哥哥生來會疼人,哥哥生來是情種,聲音好似龍戲水,唱的龍宮抖三抖,唱的嫦娥跟我走。身體強壯如昆侖,天作草帽雲做衣,一曲唱罷丟過去,哪隻麻雀敢求凰?”
“哼!不來了!雲哥哥。你罵我,不來了!”傣家少女嬌嗔地說道,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少女接著唱道:“哎呀來……高高山間白雲飄,妹等哥哥半山腰,清晨等到日頭落吆!哥哥呀!你可知道:妹子等你好心焦。”
“哎呀來……蒼蒼山嶺雲霧繞,哥采燕窩懸崖峭,擷朵白雲擦把汗吆!妹子呀!你可知道:你比燕窩還重要。”小夥子對唱道。
“好!唱得好!”眾人又是一聲喝彩!
各位看官,這奔騰的駿馬和對山歌的年青男女,與鬼哭神驚的華山論劍有何相幹?華山論劍尚未了結,為何又生出這樣的場景?驅趕駿馬的又是何許人也?各位看官莫要性急,讓老倌慢慢向你道來。
這一行人雖然沒有參與華山論劍,但他們也是華山論劍十股勢力中的一支,那就是大理國太子段智興。那個唱著山歌的紅衣少女就是段皇爺的徒弟刀紅玉,與她對唱的小夥子就是人稱“贏官人”的少將軍嶽雲。
原來,自五老峰相會後,段譽回到大理,一直想為嶽飛做點兒事情,大理人口不多,給嶽飛派援兵不太可能,但大理駿馬相對中原來說,還是比較有名,所以,回來後,段譽下旨征收兩千匹戰馬送於嶽飛。這不,駿馬收齊,段譽派太子(非段譽之子)段智興將駿馬送往中原。
少不更事的弟子刀紅玉,聽說太子要送馬到中原,纏著段譽也要前來。老皇帝拗不過玉兒,隻好同意她與太子一同前往,並讓天龍寺派人保護太子。
離開大理,他們順著瀾滄江東岸往上走,走著走著,段智興等人忽然發現,往瀾滄江趕的江湖人士越來越多,這就讓他們感到疑惑,為啥這麼多武林人物都往瀾滄江趕?一打聽,原來,瀾滄門老劍主水無痕十周年大祭,這個祭奠非常隆重,說是用“金殼漂水,白米填江”,更為重要的是梵塵大師給水無痕做法事,大師還將武林至寶九陰真經帶在身上。
段智興讓人將駿馬圈養好,帶著刀紅玉和天龍寺僧人來到祭奠現場,這就是圍觀現場中出現刀紅玉的原因,在得知九陰真經被盜出後,段智興讓紅玉繼續送馬,自己領著四名天龍寺弟子前去爭奪,因為,在大理,能夠挾天子而令諸侯的高升泰,就是摩尼教教徒,乃交趾國郡王李明佑的師兄,盡管段家的六脈神劍縱橫天下,卻無法打敗高升泰。因為,六脈神劍也好,一陽指也罷,都是在一丈以內近身搏鬥,才能發揮作用,而高升泰的二元掌及鬼域陰風十丈之內皆可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