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加強材料料場管理
材料料場管理主要就是改性瀝青與瀝青混凝土生產基地的管理,瀝青基地一般設有瀝青拌和機、堆料場、瀝青儲存罐、實驗檢測室等,加強材料料場管理就是加強對人、機、料的機群綜合協調管理。材料料場是項目部整個項目管理的重點之一,必須嚴格按照工程建設的要求抓好各種沙、石、瀝青、SBS等物資的采購、驗收、儲存、生產、檢測、稱量與運輸等環節。
2.3.1加強對工作人員技能管理。
料場工作人員必須具備過硬的業務能力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配備能解決瀝青拌和機常見故障診斷與排除的技術人員。料場負責人必須全麵負責料場事務,並服從項目經理部的管理。
2.3.2加強對路用材料的管理。
料場要做到進出每車材料必檢和過磅,過磅員與質檢員不能同一人,做好過磅單打印與保存,拒收質量不合格和手續不齊全的材料。瀝青與沙石材料等由於價格變化波動較大,需按工程進度計劃和相關政府采購規定需要提前購進,減少因價格變化和采購流程期限而造成的不必要損失。
2.3.3加強拌和機管理
料場配有LB3000C瀝青拌和機、LB2000C瀝青拌和機、WCB500穩定土拌和機。料場設備如果運轉不正常,必然直接材料的運輸供給,從而會導致施工現場作業流程的中斷,一方麵停機檢修會造成材料浪費,另一方麵將耽誤施工進度,對路麵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對於拌和管理,料場應當加強對拌和機傳動機構、裝載機等機械的檢修與保養,在生產前必須進行全麵檢修,做好常用備件采購與保養工作;做到按需拌料,合理安排拌和機的生產,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在生產中加強對瀝青混合料溫度、質量的監控與登記,確保供料正常有效,從源頭上抓好質量與管理。
2.4做好現場施工管理
2.4.1做好路基施工處理
國省道大中修改造項目的施工路堤填築作業,均應堅持大型機械化施工為主,采用質量穩定可靠的挖掘機、裝載機、自卸運輸車、推土機、平地機、19-25t單鋼輪振動壓路機等機械。為保證路麵基層處理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效率,施工組織應當采用科學化、規範化的作業程序組織施工,抓好施工準備、施工作業、養生後期處置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路堤如需填砂,包邊土按設計要求分層填築,分層密實。對於軟弱地基層,工程地質條件較差,嚴格按施工規範及設計文件的要求,必須進行清挖換填基底處理後才能施工。如遇地下水過高或泉眼等,還應采用盲溝到措施導流,防止地下水對路基產生破壞。
對於加建的圓管涵2道,加長圓管涵1道及加長漿砌片石蓋板涵2道,按設計規範做好基礎、敷設、接縫、進出水井、防護及路麵低窪處排水係統的處理。
2.4.2加強水泥穩定石粉基層、碾壓混凝土施工管理
水泥穩定土施工和碾壓混凝土施工均需按規範要求采用流水作業法,使各工序緊密銜接,對材料運輸距離、拌和到完成碾壓之間的遲滯時間均需有效進行控製和管理,加強現場機械化作業的指揮、協調與技術管理,提高路麵基層平整度,充分做好基層養護措施。
2.4.3瀝青砼路麵施工
攤鋪工作麵必須保證幹燥、清潔。在攤鋪前應進行測量放樣,按設計要求放置好中樁和邊樁,通過實驗段測出實際的攤鋪鬆鋪係數,放置好攤鋪厚度施工標高的控製基準線,在攤鋪前采用智能瀝青灑布車灑布瀝青粘層油,做到灑布均勻,密度合適,對於灑布車漏灑部分可采用人工局部補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