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就知道這事不好解釋,主要還是因為這看風水給人破邪送鬼什麼的被那些江湖騙子搞得名聲太臭了,完全就好像老鼠過街一般,隻要一提起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騙子。“媽!我跟他們不同,我學的是真本事。也就是我師傅有真本事,所以才會賺到這麼一大筆錢。您想想啊!如果我們沒有真本事,是騙人家的,那麼人家會傻到給那麼多錢我們嘛?”
我想眼下也隻有這麼說,才能讓我媽媽取笑心中的疑慮了。
果然,被我這麼一說,媽媽似乎相信了我一點。隻聽其猶豫的跟我說道:“不管你是不是真跟人家學真本事,媽媽隻求你要照顧好自己。咱們可以窮,但絕對不能作奸犯科、欺壓百姓的事情!你聽清楚了嗎?”
“放心吧!媽!兒子做的全是積德的善事!”
這邊,與媽媽吃了個溫馨的早餐後。那邊二大爺的葬禮卻是提前要出門了!為什麼呢?因為堂叔在二大爺死的那一天就找人給算過,出門這天適合入土的吉時就是早上十點到十一點。也就是說必須要在十點以前完成所有的習俗,然後將二大爺埋入泥土之中。那麼自然的,出門得習俗就要提前準備了。
這一點,我媽媽根本就不知情。當家族的人來通知我們母子倆的時候,那邊二大爺的棺材已經被釘牢棺蓋,上邊蓋有一床大紅色的毛毯,然後在棺材高的那一頭還係上一隻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
盡管我已經幾年沒碰到村裏有喪事了。但是習俗我還是記得的。這個時候,村裏幫忙的人就會將棺材抬到村裏的曬穀坪上停著,然後讓死者家屬分為男女兩邊以不同的形式進行禮數。
這個時候,男女都會在地下跪著。隻不過男的在棺材高的那一頭,女的在棺材低的那一頭放聲大哭著。等死者最親的家屬與演奏哀鳴曲的幾人去即將入土的墓穴中取第一鏟泥土回來,將泥土撒向棺材的時候,幫忙的人就會將棺材抬起朝墓穴方向走。然後死者家屬,男的就會跟隨在棺材後邊一同前往。女的就會在地上放聲大哭,不得跟上來。等到那邊棺材已經入土後,才會挑上剛出爐熱騰騰的饅頭的擔子前往墓地,這就是我們村子的習俗。
所以,從堂叔家我和父親與眾位叔叔們一同,跟著棺材後邊來到曬穀坪鋪上的厚厚一層稻草上跪著。
其實這個時候,棺材還沒有綁上粗繩,因此隻得被村民們抬著來到曬穀坪上早就擺放好的兩張長凳上。然後,幫忙的村民們才會在這寬敞的曬穀坪上開始給棺材綁上兩個手指粗的粗繩。用粗繩將棺材給綁牢靠以後,才會用直徑有整個巴掌大小的大樹從繩子穿過。隨後,眾村民就可以將棺材抬起來了。
出門的儀式已經進行到堂叔雙手捧著二大爺的遺像,領著演奏隊伍去墓地取泥土去了。而這一邊,村民們已經在忙著給棺材綁上粗繩,然後用大樹穿過粗繩這一環節。我相信隻要那邊堂叔回來,這邊也應該結束了。
但是現在麼,還是老老實實的先跪著吧。還好現在改革了,記得我小時候的時候,村裏的習俗並非這個樣子的,隻要家中有人過世,在出門的時候,死者家屬無論男女老幼,也不論當時天氣怎麼樣,全都得打赤腳。你想想,那時的路可都是石子渣鋪成的,而且還要上嶺,才在那些東西上邊,腳怎麼可能受得了呢!
還沒來得及感歎現在的習俗很人性化。那邊老遠就傳來了哀鳴曲的音樂聲。
‘回來了’這是眾人心裏的第一反應!這不,村子裏幫忙抬棺材的人,已經在那摩拳擦掌開始熱身了,畢竟這是個體力活,還是先熱身好一點,不然扭傷身體哪個部位可就不太好了!
沒有多久,堂叔一身白色孝衣,單手捧著二大爺的遺像,另一隻手卻是拿著一隻透明的礦泉水瓶,裏邊正裝著半瓶子的新鮮泥土,這一點可以從泥土的顏色就可以輕易分辨出來。而且這是我們村裏的習俗,相信堂叔也不會隨意在路邊取些泥土。怎麼說農村對習俗這東西還是很看重的。
隨著堂叔的回歸,爸爸開始從一邊端出早就準備好的壞臉盆,裏邊裝滿了沙子,上邊卻是插滿了點燃的熏香。其實就是是個簡易的香爐,因為這喪事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是被人看做不吉利的。自然地,用這壞的臉盆做香爐,那麼等這一次喪事完了以後就可以將其扔掉不要了。
隻見爸爸將臉盆端放在棺材高的那一頭,然後在其麵前燒了紙錢,點燃熏香,對著棺材拜了三拜。隨後,爸爸沒有將手上的熏香插到臉盆中,而是將熏香遞給他身後的一個叔叔。然後,那位叔叔照著父親做的一樣,對著棺材拜了三拜,將熏香傳給身後的人。
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習俗,就是將熏香依輩分傳給死者家屬的男丁,讓男丁全部給棺材手持熏香拜三拜。至於為了什麼,我倒是不太清楚。隻知道這是代代相傳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