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藏地的向導在將幾人送至桑耶寺後便告辭而去了,幾人很快就找到了寺內的知客僧人並且付了一筆可觀的香火錢,供奉了功德箱。在黛莎與知客僧耐心的溝通下,他很樂意的邀請了幾人到寺院裏麵去參觀。有了知客僧的引路幾人心裏麵自是歡喜,拜過了佛像之後一行人就開始七繞八拐的遊賞。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桑耶寺內的地形和構造在平麵上看來雖是一目了然,但是真正身處其間的時候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一個初來乍到的人如果沒有一個熟悉路徑的向導指引,即使給你一張寺院的結構圖你也很容易在其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去的路徑。
這桑耶寺除了在建築上麵氣勢宏偉,深具特色之外另外一項讓人瞠目結舌和歎為觀止的寶貝便是那些色彩瑰麗,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以《蓮花生傳》和一些藏地本尊天神的壁畫尤為著名,其數量之多,質地之美可說是舉世無雙,絕無僅有。看得一行人是眼花繚亂,目眩神迷。身處其間就像是走進了壁畫之中,與壁畫裏麵的人物融為一體了。
這期間可是苦了玉溪然了,因為顏月兒一直把著他的手臂不停的問這問那。他又不忍心駁了她的興致幾乎是有問必答,直講的是口幹舌燥,嗓子冒煙。而這小妮子卻還是樂此不疲,頗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勢頭。這時候的玉溪然倒真希望自己是一個孤陋寡聞的人,那樣的話她就不會纏著自己不放了。可偏偏自己又真的是見多識廣,曆史文學幾乎沒有他不知道的東西。其實有時候他完全可以用裝作不知道來搪塞她,但是他不忍心。他不忍心打擊她的好奇心,更不忍心讓她對自己有一丁點的失望。因為他知道在她的心目中自己一直都是無與倫比的,所以他也有壓力。
好容易才走馬觀花式的將這些精美絕倫的壁畫一一參觀完了,此時不知不覺的竟然已經到了中午時分。於是幾個人便在知客僧的招待下前往下榻的地方暫且休息一下。由於知客僧已經提前吩咐了寺院的香積廚準備了幾人的飯菜,所以中餐便留在這裏對付了。(注:香積廚指的是寺廟的廚房,典故出自釋迦牟尼用盛著香灰的碗變出飯菜以飽眾僧的故事。)
美味佳肴吃多了偶爾改嚐一下精簡的齋菜也是很有味道的,因此幾人之中除了黛莎之外每個人都有大快朵頤之嫌。黛莎一貫茹素,從來不沾葷腥。所以這些齋菜對她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飯一樣平常,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在寺院飯廳用餐的人除了這裏修行的僧人和玉溪然一眾外,還有不少本地或者外地的遊客和朝聖者。據這裏的僧人說,他們到這兒來大多數是為了參加兩天後在此處舉行的“菩提盛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