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成功的並購”到“並購的成功”(2 / 3)

天衣無縫的並購計劃。衡量完資源訴求,接下來就得談談“誠意”了。為了此次並購,吉利抱著“必娶”的信念,拿出了最大的誠意,做足了最充分的準備。

並購前,吉利對沃爾沃進行了長達8年的研究,一切細節盡了然於心。同時,吉利主動創造時機接觸沃爾沃。2008年初,在底特律的車展,李書福在公關公司幫助下第一次見到了福特財務總監、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和采購總監等一幹人。首次約見並不成功。福特方麵不斷強調“沃爾沃有15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言下之意是吉利太弱了。雖然李書福表示有誠意和能力做到,但對方隻是禮節性地稱“回去研究一下”。

但吉利實打實地忙了起來。李書福回國後就開始組建吉利收購沃爾沃的專業團隊,以李書福為首,包括顧問公司的團隊,吉利為並購案組織了200多人的全職運作團隊,骨幹人員中不乏業界巨擘:原華泰汽車總裁,曾主持過JEEP大切諾基、三菱歐蘭德、帕傑羅、奔馳E級和C級豪華轎車等七款車型的引進和國產化工作的童誌遠;原世界500強前三名之一英國BP的財務與內控高級顧問;原菲亞特集團動力科技中國區總裁沈暉;國際並購專家、長期在英國BP倫敦總部負責重大並購項目的袁小林;在汽車產業界頗具聲望的羅斯柴爾德銀行大中華區總裁俞麗萍等。按照分工,富爾德律師事務所負責收購項目的所有法律事務;德勤負責收購項目、財務谘詢,包括成本節約計劃和分離運營分析、信息技術、養老金、資金管理和汽車金融盡職調查;羅斯柴爾德銀行負責項目對賣方的總體協調,並對沃爾沃資產進行估值分析。

高配的團隊表明了吉利的決心和誠意。2009年1月,又一年底特律車展,李書福帶著顧問團隊與福特高層進行了接洽。吉利的認真態度,最終讓福特表示一旦出售沃爾沃,將第一時間通知吉利。

2009年4月,福特首次開放數據庫,項目團隊開始閱讀6473份文件,通過十多次專家會議,2次現場考察,3次管理層陳述,吉利收購團隊開始真正了解沃爾沃狀況。針對福特起草的2000多頁的合同,進行了1.5萬處的修改標注。

這樣的專注讓吉利製定了天衣無縫的收購計劃,為沃爾沃製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規劃。“機會垂青於最有準備的人。”吉利成功並購沃爾沃,在準備上他們做到了。

創新冒險的企業家精神。如果說吉利並購沃爾沃的成功,其他因素來自後天努力,那還有一項“天賦異稟”不得不說,這就是掌舵人李書福創新、冒險的企業家精神。前幾年的一部熱播劇《亮劍》,主人公李雲龍說過這樣一段話,堪稱經典:“任何一支部隊都有自己的傳統。傳統是什麼,傳統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這種傳統和性格是由這支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他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從此,不管歲月流逝,人員更迭,這支部隊靈魂永在!”

一支部隊是這樣,一個企業也是這樣。創始人的脾氣秉性形成了這個企業的文化和靈魂。吉利創始人李書福兼具創新和冒險的精神。這兩種精神的融合讓他能夠發現一般人無法發現的機會,能夠運用一般人所不能運用的資源,能夠找到一般人所無法想象的辦法。

從10年前進入汽車界說要造最便宜的汽車,把轎車的身價一下子拉到三四萬元,到製造國內第一輛跑車、山寨版勞斯萊斯,李書福一貫不按常理出牌,一直被認為是“狂人”、“瘋子”。2002年,剛拿到汽車生產許可證不久的吉利就敢於夢想並購沃爾沃這個老牌國際大公司。也許就是這種特質,這種個人魅力,讓“歐洲的公主相中了窮小子”。

“並購的成功”並非偶然

2010年3月28日,吉利與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瑞典正式簽署收購沃爾沃汽車公司的協議。4個多月後,吉利完成對沃爾沃及相關資產的收購,實現了“成功的並購”。

“成功的並購”不等於“並購的成功”。“成功的並購”,是企業完成前期必要性論證、進行完一輪輪談判、走完一道道手續,雙方領導人簽字握手。而對於“並購的成功”,這才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能左右並購成功與否的,恰恰是並購後的那些事兒。

衡量並購成功與否,短期內看企業盈利,長遠的看企業間的協同發展。吉利並購沃爾沃實現了從“成功的並購”到“並購的成功”,緣於沃爾沃在並購後擺脫了原來的巨虧並連續兩年盈利。2010年全年利潤達3.2億美元,2011年全球銷量達到44.9萬輛,上年是沃爾沃85年曆史上第三高的銷量,比上年增長20%,日本、德國、中國等幾大市場同樣實現了50%以上的銷量增長。同時,在歐洲很多國家經濟停滯、公司大批裁人的情況下,沃爾沃在歐洲增加了5000多個就業崗位。因此,歐盟專門寫信感謝中國政府、感謝吉利,比利時政府還給李書福頒發了大騎士勳章。並購至今,沃爾沃表現優異。2014年前4個月,沃爾沃在華銷量近2.4萬輛,同比增長30%。

並購前近乎“病入膏肓”狀態的沃爾沃如何在吉利手中實現了華麗轉身?

並購後的整合是重中之重,決定著並購來的這些“舶來物”能否被企業“消化”,是給你增加“營養”還是帶來一場“疾病”,極大地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吉利在這方麵頗有些心得。吉利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和獨到的並購後整合策略,不但實現了“吉沃戀”的平穩過渡,而且迅速扭虧為盈,上演逆襲神話。

戰略獨到,放虎歸山。吉利並購沃爾沃的初步成功主要得益於李書福董事長提出了非常獨到的戰略——放虎歸山。這體現了他非凡的“格局”和戰略思維。主要思想是吉利和沃爾沃是“兄弟關係”,兩個品牌獨自運營、獨立發展,並不是並購者要領導被並購者,尊重沃爾沃作為豪華車品牌特有的經營方式和保持高端技術和品牌的需求。“吉利和沃爾沃的關係好比兄弟,而不是父子。”同時,必要的時候吉利會給沃爾沃以足夠的支持。“放虎歸山”的戰略奠立了整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