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劉平通過實證分析得出中同的勞動年齡人口比例持續下降,並且老年人口的比例持續上升。整個個軌跡的變化價恰就是對中國“未富先老“狀況的描繪。且人口老齡化對於勞動人口的重要影響主要集中在這一趨勢會減少勞動力的總體規模。由於這種影響存在滯後性,且現階段勞動規模較大,持續時間長,人口老齡化在短期內不會對整個生產效率產生巨大影響。學者袁蓓通過最優勞動力年齡結構與我國勞動生產率變化趨勢預測勞動生產率較低的老年勞動力比例偏高將造成2050年勞動生產率偏低[2]。
大多數學者認為隨著老齡化的增長,勞動力供給相對減少,對第二產業勞動當中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第三產業中服務類行業對勞動力需求大的產業影響較大。因此,這對中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提高勞動力素質有迫切的要求。
2.產業變化
從產業的生產力以及需求兩方麵來分析。
隨著老齡化的發展,包括勞動力供給的相對減少,會對第二第三產業當中勞動密集型產業產生一定的衝擊,同時勞動力老齡化表明勞動人口中老齡化人口居多,而據研究表明,老員工思想相對守舊,不願意接受改變,而且學習能力較差,這些因素均不利於產業轉型升級[3]。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深入,老年人的消費需求絕對值會擴大,而與老年人相關的產品與服務發展不足或是過快發展沒有形成相應的市場秩序。如與老年人相關的殘障設施等基礎設施供應不足,養老院,臨終關懷醫院等床位設施設備落後,數量短缺;然而保健品行業因存在暴利,發展迅猛,魚龍混雜,沒有設立產業標準,導致準入門檻低,產品粗製濫造,與之相似的是保姆護理行業,職業培訓不足,沒有形成穩定的市場秩序,導致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這表明了“銀發產業”發展緩慢,而且程度較低。
三、問題再認識
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認識,一切尚在摸索當中,盡管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計劃生育政策逐漸放開,人們對後代教育投資力度大,勞動力素質將會有所提高,這些均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但是當前對這些因素研究均是單個研究,或是借以理論模型結合邏輯關係將之聯係在一起,而較少能夠建立數學模型做分析。
而且隨著經濟模式,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的改變,社會對老齡人口的贍養不僅要適應當前的狀況,並且要對未來有前瞻性,關注與養老產業相關的行業的發展以及創新。
本文僅是注意到了人口老齡化與相關議題的關係,並沒有深入仔細分析與各個經濟議題間的關係,以及對經濟議題影響最大的問題,例如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對養老保險的影響,急需解決的是如何做到全國一盤棋以適應當前人口流動及城鎮化發展現狀的問題。(作者單位:華南師範大學)
參考文獻
[1]袁蓓. 人口老齡化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D]. 武漢大學,2010.
[2]劉平. 人口老齡化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 山東大學,2013.
[3]楊光輝. 中國人口老齡化與產業結構調整的統計研究[D]. 廈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