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實現中國夢內涵及對國家發展曆史意義的分析(3 / 3)

自主創新是相對於技術引進、模仿而言的一種創造活動,是指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的核心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新產品的價值的過程。從狹義來看,創新與中國夢存在相互作用的辯證關係。

近代以來,世界大國在實現強國夢的曆史進程中,科技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曆史發展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與西方發達國家差距越拉越大。超越那種單純的引進式,跟蹤式等發展模式,更加自覺的走向獨立自主的創新式發展模式。

中國發展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的尾巴,力爭我國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先進前列,沒有被曆史洪流衝掉,今天提出實現“中國夢”正當其時。

創新不是輕而易舉能夠實現的,需要一個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從曆史發展來看,中國夢真正變成一個民族的自覺行動發端於近代時期。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開始了堅苦卓絕的中國夢探索之旅。

5.實現中國夢與促進世界和平

中國夢之所以能夠引起如此大的轟動,是因為它響應了世界的期盼、順應了曆史發展潮流。中國夢體現了人類發展的必然要求,給更多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一直以來,中國都致力於爭取國際和平,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在發展的同時又促進了世界和平的發展。當前,中國積極推進與各國的合作實務,始終堅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版主。中國在外交以和平、發展、合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5.1共同分享發展機遇

中國積極實現與世界各國的實務合作,始終堅持給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中國始終以談判和對話作為解決分歧與矛盾的最好方法,致力於開創一條新型的大國共處之道。

中國夢是和諧夢。在國際社會中,中國始終堅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原則,始終尊重人類發展的多樣性,在國際社會中,積極參與和推動合理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致力於建設一個長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中國夢體現了人類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更多其他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與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各種挑戰,促進人類和平共處,這與世界人民的切實利益息息相關,這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心願。

我們主張的是各國攜手合作,推動世界共同和平和發展。無論國際環境如何風雲變幻,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都始終堅持以和平、發展、合作為目標,始終堅持和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積極維護國家尊嚴和主權,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為政策的宗旨。

5.2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夢之所以能夠引起世界的轟動,主要原因是它不但順應了世界發展潮流,同時它也是世界的期盼。中國夢奉行的是和平思想。始終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是中國的時代選擇。一直以來,中國都始堅持爭取世界和平,以此來發展自己,同時以自身的發展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在國際安全事務中,中國都積極參與對話工作,為一係列熱點問題降溫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中國對內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對外堅持和平發展,兩個方麵密切聯係、有機統一。

過去5年,中國外交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加強同各國交流合作,推動全球治理機製變革,積極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和平發展道路上取得了一係列新的顯著成就。堅持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不幹涉別國內部事務,不把自己意誌強加於人。

5.3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發展、合作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經濟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成長,區域經濟合作方興未艾,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國際經濟秩序深刻變化。以自己的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係。支持國際社會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改善民生,縮小南北差距。第一,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繼續推進國際金融體係改革。第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合理調整經濟結構布局。第三,充分發揮科技成果潛力,加快科技和經濟融合。

5.4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和新引擎。IMF 的數據顯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四年,中國以不到全球1/10 的經濟總量貢獻了近1/4 的全球經濟增長量,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實幹有力促進了全球經濟複蘇。

中華民族曆來崇尚“和為貴”、“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兼愛非攻”等理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生動反映了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並賦予這些宗旨和原則以可見、可行、可依循的內涵。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包含4個“互”字、1個“共”字,既代表了亞洲國家對國際關係的新期待,也體現了各國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的國際法治精神。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有力維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權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髓,就是所有國家主權一律平等,反對任何國家壟斷國際事務。這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捍衛國家主權和獨立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繼續同發達國家加強戰略對話,繼續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作者單位:新疆伊犁河流域開發建設管理局)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範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 ,2013年4月28日.

[5]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中國教育報,2013年5月5日.

[6]習近平.攜手合作共同發展-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時的主旨講話[N].人民日報,2013年3月28日.

[7]陳清.思想政治工作資源研究[D].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8]劉冠軍.“中國夢”:內涵厘定與科學定義——“中國夢”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前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9):37-40,

[9]黃相懷.中國夢的理論創新意義[J].求是,2013(11):62,

[10]朱崢嶸.強化幹部教育培訓,推進“中國夢”早日實現[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1):12-13,

[11]習近平.華夏民族是一個崇尚和平的民族[N].人民日報,2014年6月30日.

[12]習近平.在為民辦實事中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N]. 光明日報,2007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