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末路(十)(2 / 2)

這些都是阮成江或阮樹林之流無從知曉的,但隨著他們軍事行動上不斷遭遇的挫敗,集團內部人心惶惶,他們為了個人的利益,思想上開始產生分歧,個人有著個人的心思。因為甫一開始,他們有著共同的政治目標,而一旦這個政治目標化為泡影的時候,並且處境危難的時候,他們便大難臨頭各自飛了。

阮樹林不想就此退出讓他迷戀的權力圈,他曾夢想攀附著阮成江這棵大樹一步登天,走上安南政壇的高位,但現在這個幻想被密集的炮火擊得粉碎,阮成江積蓄多年的力量頃刻間灰飛煙滅,損毀大半,現在他就算想保住自己一條命都已難上加難,更別說奪取政權了。

在這種情勢之下,阮樹林想到了要反水立功,這樣既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保全家族的聲望,還能讓自己保住手中的權力,甚至得到重用,從此踏上一條更有希望的仕途也未可知。

那麼什麼樣的功勞能讓他達到這樣的目的呢?他左思右想,唯有抓住阮成江,將他獻給黃文濤,隻有這樣的投名狀才能受到黃文濤的青睞,可以讓他赦免自己附從叛亂的罪行,從此投靠在安南“天子”的門下,成為天子門生,獲取更多的機會。

阮樹林外表陰柔,實則內心狠辣,敢想敢作更敢為,打定主意,他就開始付諸實行,他秘密召集自己最忠實可靠的手下,講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

在此形勢之下,稍微有點判斷力的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並且像阮樹林這樣膽大包天,奸詐似狐,心狠手辣之徒,招攬的手下一定都是和他類似的人,這就是所謂的人以類聚。

阮樹林一言既出,所有的人一拍即合,都認為自己的首領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爭相附從。於是阮樹林及其手下開始秘密製訂劫持計劃,雖然他們幹這一套都是熟門熟路,但是想在幾萬人的大軍中,將這支部隊的最高統帥劫持並秘密運出去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弄得不好,極有可能將所有人的性命都給交待了,因此他們研究了幾套行動方案,考慮到了幾乎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最終由阮樹林拍板敲定,先使用那一套方案,然後再見機行事,隨時變換,但阮樹林指定了最關鍵的一個時間點,那就是必須在龍灣基地的特戰部隊接應到阮成江之前展開行動,因為阮成江一旦處於這支衷心與他的部隊的保護之下,那麼他們這點人根本就無從下手,強行動手隻會白白送了性命。

計劃已經敲定,阮樹林若無其事地返回指揮所,他的心中還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要想辦法拉上黎安平,這個北部軍區的參謀長,這支部隊第二號的實際指揮官,如果他能說服黎安平,得到他的配合,那麼他的計劃就一定能得以實施並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