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現在怎麼辦?”張向東雖然一直不是很服眼前這個跳大神的,加上自己還是個黨員,更覺得隻有唯物主義才是自己人生的核心。不過自打上次在南應新天地親眼看過了張大富屍變後的樣子,所以雖然嘴硬說不承認,那也隻是口頭上的不服氣,其實心中已經七分相信高瑞說的墓下麵應該還有一個墓穴。“什麼怎麼辦?當然是先挖開來看看到底是哪個牛的家夥要用墓上坐棺這樣的方法來下葬。”高瑞把煙頭丟到一邊,掏出了一把折疊鏟子,二話不說就開始往下挖了起來。墓上坐棺,宿土宗的另外一種護墓之法,後被其他流派改進。其實墓上坐棺的原理很簡單,也就是宿土宗護墓秘法中的凶煞,原理是在墓主的棺木上再建一個墓穴,以墓護墓,以棺護棺。上層墓穴中的棺材必須是坐棺,這樣的方法是有講究的:首先,在上層的棺木及墓穴,叫做守護墓。如果大一點的陵墓就叫做守護陵,而守護墓中的棺材叫做守護棺,而自古以來在宿土宗裏關於守護棺中的葬者也是有講究的,要麼是窮凶極惡的家夥,要麼是武功高強之輩,隻有這樣,產生的守護靈才會足夠強大的力量和傻氣最終起到保護主墓的作用。而被守護的墓被稱為主墓,意思是被守護墓穴的主人。主墓在守護墓的庇護之下,可以防止墓盜和其他孤魂野鬼的騷擾,主墓和守護墓之間頗有點領導站在員工後麵的意思。剛才高瑞從六爻卦象中推斷出墓下還有墓的時候,就已經推斷出之前被人挖出的必然是一個守護墓,隻是電視新聞中並沒有說,挖出的清朝古墓是一個罕見的坐棺。如此而來更是了不得,等於主墓不但用了物煞守護,還加上了守護墓的凶煞,那麼主墓裏到底埋著什麼人那麼了不起呢?而且同時他還想到了自己師父當年在教自己關於墓上坐棺的時候曾經提及了一個傳說故事:當年下葬慈禧太後的清東陵之上就用了宿土宗的墓上坐棺的原理,隻不過是慈禧太後不喜歡別人坐在自己上麵,故而請了人改進坐棺凶煞的原理,將原先本應設置在她陵墓上方的守護墓,改成了在陵園通道中一排排坐著的死去的人,而且還要求必須埋的比自己底,自己則是趟在了陵園的大理石做成的葬床之上。當然這樣的整改方式變化極大,原本應該坐在主陵上麵的守護陵,變成了坐在自己陵墓的通道裏,還坐的比被守護的主墓還低,或許正是這樣的原因導致本來該起到的凶煞作用的屍體完全沒有發揮出作用。這不,還沒到二十年,清東陵就給軍閥孫殿英給“爆竊”了。守護墓既然是清朝人,那麼這個墓穴裏到底是哪個牛人呢?看墓坑的規模和東陵自然是沒得比,但是用上那麼麻煩的凶煞,凶煞上麵還有物煞,這樣也足以體現墓主的身份不是一般。到底是哪個大官?索爾圖?鼇拜?韋小寶?多隆?還是吳三桂?好吧吳三桂好像在雲南混的,不太可能,其他的大官都在北京,還是韋小寶最有可能了,高瑞天真的想著。高瑞對清朝曆史倒是不很了解,不過他前兩天晚上睡覺前一直在看金庸先生的《鹿鼎記》,現在正期待自己能夠挖出一個達官貴人的墓穴,完全沒有考慮書中韋小寶是否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張向東也不好意思讓高瑞一個人忙活,隨手找了幾根較粗的樹枝也一起來時幫忙挖了起來。直到兩人腰酸背疼的時候,再向下挖了一人多深的時候挖不動了。高瑞用手在坑底上撥弄了一番發現下麵都是比較硬的石頭,又在坑的前後左右都撥弄了一番,終於有了發現,回頭對張向東說道:“有了,快看!”張向東打起了手電照了過去,看到在一麵的坑壁上果然有一大塊大理石質的石板,明顯經過了打磨過,還刻著字,不過上麵泥土太多實在是看不清楚。兩人用手把石板上的泥抹去,再用手電一打,高瑞直接嚇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石板上用篆體寫著:“漢平順侯墓,趙廣立”看到高瑞的反應,張向東不解地問道:“怎麼啦?難道有什麼古怪?”隨即,警惕地伸手按在警棍上。“漢……漢平順候啊……你不知道他是誰嗎?”高瑞顫顫巍巍地從地麵上起來,摸著石板說道。其實雖然他對清朝不是很了解,可是對《三國演義》卻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不知道!””他是《三國》中的一代名將,華山趙子龍,趙雲將軍啊!“根據各種史料記載: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五虎上將之一。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穀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趙雲死後,劉禪又下令追諡趙雲,薑維以“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追諡趙雲為順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