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麼,自從中風之後,昊啟聖總是回憶起小時候的事情,他看著昊啟賢,問道:“你還記得母後對我們說過的話嗎?”
昊啟賢說道:“不知王兄指的是哪句話?”
昊啟聖說道:“母後從小就教育我們,說我們是一母同胞,要相親相愛。人們都說自古薄情君王家,母後教育我們,不要學史書上那些薄情兄弟,為了權力,手足相殘。母後臨終前,還讓我們倆在她的病榻前發誓,一輩子做一對好兄弟,不能反目成仇。”
想起了故去的母後,昊啟賢雙眼濕潤,抽噎著,落下淚來,“我記著呢,母後說的那些話,我一字一句都記在心頭。”
昊啟聖拍了拍昊啟賢,說道:“我們兄弟做個表率給天下人、給後世人看一看,君王家一樣可以有親情,兄弟之間一樣可以手足情深。”
昊啟聖和昊啟賢在說話,門外有一個人在那探頭探腦,昊啟聖皺著眉頭,叫道:“誰在外麵鬼鬼祟祟的?!”
總管太監承恩走了進來,跪拜在地,“奴才叩見王上。”
昊啟聖問道:“你來幹什麼?”
昊啟聖這一句話把承恩給問愣了,承恩說道:“王上,不知您......叫奴才來的嗎?”
昊啟聖想了想,苦笑一下,說道:“寡人這腦袋可以扔掉了,上午說過的話,下午就記不住了。承恩,你傳寡人的旨意,速速招大王子、二王子回來。”
昊啟聖一共有兩個兒子,長子昊家玉、次子昊家璋,昊啟聖覺得自己年富力強,萬歲萬歲萬萬歲,從來沒想過後事的問題,當了三十年蜀王,沒有立太子,也沒有重用兩個兒子,昊家玉、昊家璋兄弟一直沒低調,很少在大臣們麵前拋頭露麵。
昊啟聖說行百裏路、讀萬卷書,他讓兩個兒子到蜀國各地遊曆,沒想到,兩個兒子還沒遊曆完呢,他的身體就出現了狀況,逼得他不得不把兩個兒子提前召回來,安排後事,早做準備。
****** ******
石正峰和王胖子、李鐵在蜀國待著,覺得沒什麼意思,蜀中七君子已經沒了,現在的蜀國烏煙瘴氣,再也沒有文人雅士們的容身之地了,石正峰和王胖子、李鐵決定離開蜀國。
張帥問道:“你們要去哪裏?”
王胖子說道:“石頭邀請我們到秦國做客去,聽說這幾天秦國發展得很好,已經有取代齊國、成為天下第一富庶之國的跡象。”
張帥說道:“我和你們一起去。”
李鐵問道:“帥哥,你家人同意了嗎?”
張帥笑道:“我又不是小孩子,出個門還得和父母打招呼,這蜀國烏煙瘴氣的,待著沒意思,聽說秦國變法之後到處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我也好奇,想去看看。”
王胖子說道:“好啊,這樣子咱們兄弟就不用分開了,走,咱們一起去秦國!”
石正峰、王胖子、李鐵和張帥一起踏上了去往秦國的道路,四個人騎著馬,走在官道上。
秦國和蜀國之間有大山阻隔,本來是不通道路的,五十年前,秦國國君就有吞並蜀國的意思,他給蜀國寫了一封國書,在國書把蜀王吹捧了一番,什麼英明神武之類的馬屁話,沒少寫。
蜀王被拍得暈乎乎的,很是高興,接著往下看,秦君在國書裏說,希望能和蜀國通好,讓兩國之間展開貿易,讓秦國的一些珍寶可以運送到蜀國。
秦君把那些珍寶的種種奇異、美妙,寫得天花亂墜,蜀王很是興奮,恨不得立刻就見到那些珍寶。
秦君說,他想把珍寶進獻給蜀王,但是因為大山阻隔,沒有道路,大量珍寶堆積在秦國,無法運送到蜀國。秦君希望蜀王可以開辟出一條道路來,連接蜀、秦兩國。
蜀王貪圖珍寶、貪圖秦國的貨物,征調數十萬民夫,曆時十幾年,付出了無數艱辛、血汗,終於打通了山路,把秦、蜀兩國連接起來了。
石正峰、張帥他們現在要去秦國,走的就是這條幾十年前開辟的古蜀道。兄弟四人騎著馬,優哉遊哉,走在一片樹林裏,這樹林裏靜悄悄的,偶爾響起幾聲蟬鳴鳥啼,反而把這寂靜襯托得愈加深遠。
石正峰說道:“胖子,咱們這麼趕路太無聊了,我都要睡著了,你給大家講個葷段子,提提神。”
張帥笑道:“對對對,石頭這個主意好,胖子,講個葷段子吧,越葷越提神。”
王胖子撇了一下嘴,說道:“你們都是些什麼人呀,思想能不能別這麼肮髒?”
張帥說道:“你個死胖子可別裝了行不行?以前在仙劍山莊宿舍的時候,你那葷段子還講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