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政豐任命田長嗣為大將軍,率領三萬精兵救援趙國,孫濱擔任軍師,石正峰無官無職,也隨軍一同出征。
田政豐一直要給石正峰封官,但是,石正峰找出各種理由予以拒絕,他是峰軍統帥,秦國的大將軍,齊國不是久居之地。他想著等打完與魏國的這場戰爭,他就回秦國去。
田長嗣要率軍直撲邯鄲城下,與魏軍決戰,孫濱不同意田長嗣的做法,孫濱說道:“咱們距離邯鄲路途遙遠,如果長途奔襲趕往邯鄲,肯定會人困馬乏,到時候很難戰勝魏軍。”
單是以軍隊的戰鬥力來說,齊軍還不是魏軍的對手。
田長嗣問道:“軍師,那咱們該怎麼辦?”
孫濱指了指地圖,說道:“咱們往這走。”
田長嗣看了一眼地圖,喜形於色,說道:“攻打大梁,圍魏救趙,妙計,妙計。”
龐涓率軍在邯鄲城下強攻了許久,硬是沒有攻破邯鄲城,龐涓恨得咬牙切齒,沒想到趙國人如此頑強。
就在龐涓親臨城下,迎著滾木礌石,指揮攻城的時候,後方一個使者急匆匆地趕來,傳來了魏亮之的聖旨。
魏亮之在聖旨裏說,三萬齊軍直奔大梁殺去,讓龐涓率軍回援大梁。大梁城四周全是一馬平川之地,沒有天險可守,齊軍從齊國出發,輕而易舉就能殺到大梁城下。
龐涓把軍官們都叫齊了,升帳議事,把魏亮之的聖旨交給軍官們看了看。
柯彪說道:“既然王上有旨意,咱們就趕快回大梁吧。”
“對對對,王命不可違,咱們趕快回大梁吧,”軍官們紛紛附和柯彪。
魏軍困在邯鄲城下強攻不下,軍官們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都受夠了,都想著早點回大梁。
龐涓說道:“咱們要是現在回大梁,那以前的所有努力就都白費了。”
柯彪說道:“那也沒辦法,畢竟王上下了聖旨。”
龐涓把聖旨卷了起來,說了一句:“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軍官們很是詫異,看著龐涓,一時間,大帳之內陷入了安靜,靜得令人窒息。
柯彪奓著膽子,說道:“大司馬,咱們要是不救援大梁,萬一大梁......”
何彪後半句話沒說,萬一大梁被齊軍攻破,龐涓可就是滅九族的大罪,到時候柯彪他們也要跟著吃掛落。
龐涓微微一笑,說道:“你們放心,大梁城破不了。大梁城高池深,固若金湯,附近有十萬軍隊,城中有百萬居民,齊軍區區三萬人,怎麼可能攻得下大梁城?”
軍官們覺得龐涓說的有道理,但是心裏還是忐忑不安,萬一出了差錯,大梁城被攻破,他們可擔不起這麼大的罪責呀。
龐涓看透了軍官們的心思,說道:“諸位不要擔心,不救援大梁是我一個人的主意,萬一出了差錯,要殺要剮都由我龐涓一個人擔著,牽連不到諸位。”
天塌了有大個兒頂著,龐涓主動站出來當這大個兒,軍官們樂得輕鬆。
龐涓突然臉色一凜,說道:“咱們不回援大梁是為了攻破邯鄲,從明天開始,晝夜不停地給我攻城,誰要是不賣力氣,我龐涓認得他,軍法卻認不得他!”
龐涓抽出了一把寶劍,拍在了桌子上,這把寶劍寒光閃閃、殺氣逼人,是魏亮之賜給龐涓的尚方寶劍,可以斬殺龐涓以下的所有官員。
魏軍軍官們不敢怠慢,組織軍隊對邯鄲城展開了圍攻,這圍攻一輪比一輪猛烈,城裏的趙元琦焦頭爛額,仿佛又回到了晉陽,又回到了被智長安圍攻的危急時期。
龐涓以為自己識破了孫濱的詭計,沒想到,過了三天,信使又送來一個消息,令龐涓目瞪口呆。
信使告訴龐涓,齊軍沒有攻打大梁城,而是攻破了大梁城外的幾座糧倉,焚毀了大量的糧食,而且還把運河的船隻鑿沉,堵塞了河道。
邯鄲城下的魏軍,軍糧都是由大梁城外的糧倉提供的,軍夫把一袋袋糧食裝到船上,通過運河北上,運到碼頭然後再卸下來,裝上馬車,走一段陸路,運到邯鄲城下。
如今,孫濱燒了糧倉,堵塞運河,等於是斷了魏軍的軍糧。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魏軍士兵吃不飽飯,餓得肚子咕咕叫,沒有心思再攻城了。
龐涓還是不肯放棄邯鄲城,他下令減少士兵們每日的口糧供應,讓士兵們勒緊褲腰帶,再堅持堅持。
空話不能當飯吃,為了激勵士氣,龐涓告訴士兵們,攻破邯鄲城之後,他們可以盡情地搶劫三天,金錢美女,想搶多少就搶多少。聽了龐涓的許諾,士兵們的士氣果然又提振起來,繼續對邯鄲城展開猛烈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