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不是地主,到了別的地方,也可以另起爐灶,沒了地就再買就是,甚至可以用十畝關中地換一畝江淮地這樣的標準去換地。
肯定有膽大的貧農願意換地,對地主而言,逃難,從新起步而已,用心經營兩代,又是一大片家產。
可是這些地少到不願意跑路,沒麼多到從新起步的中農和上農,才是阻攔的主力啊。
民心這東西,說的是這些人的心,可不是泥腿子什麼都沒有的貧下中農的心。
趙桓皺了一下眉,知道他們肯定會擔憂這個擔憂那個,說不定孫博在搞分地之前,還會上一把香,祈禱老天爺保佑。
他從寬大的衣袖裏掏出了一本書,這本書自然也是來自係統,精心挑選的一本書,這本書共五卷。
這本書裏麵,非常清楚的講解了應該如何團結一大批,打擊一小批的常規操作。
也有一大堆的關於貧下中富農地主等階級,應該如何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他拍了拍手中的書,說道:“此書非同小可,我隻能代太祖傳下第一卷中少數幾篇,供你們倆參考。細細品味,仔細研讀。”
“此書萬萬不能胡亂傳閱,如果親從官稟報有臨摹、刊印等舉動,其罪要誅九族。二位愛卿可曾曉得厲害?”
趙桓也不敢把這個《語錄》中的五卷全部傳下去。
那後麵都是屠龍術,也就第一卷沒有太多如何屠龍秘籍,不是那麼敏感。
可是他也是異常謹慎的挑選了幾篇出來用。
趙桓說的這麼厲害,可是孫博和何栗還是有點不相信。
雖然早就傳聞所謂大宋密製出品的圖紙和文書,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文書,可是他們並沒有親眼看到過。
直到二人拿到手裏,稍微翻閱,字裏行間彌漫的人間大恐怖的大道至理撲麵而來,如同有神明低語,不斷的呢喃著人間最大的真實。
“臣等唯命是從,不負聖恩。”
孫博和何栗從字裏行間感覺到了至淨至純的道理。
趙桓漏出了一個笑容,這個笑容有些詭異,這幾篇的內容,已經會以最快的速度,傳播的哪裏都是。
他非常確信,這是個朝堂漏洞跟個篩子一樣的大宋朝啊!
汴京堪輿圖都給搞到了金國的大帥手中,還有什麼不能泄密的?
趙桓可不相信,孫博和何栗二人,會把這幾篇真的珍藏起來,不外傳,這不符合文人的習慣。
秘密這個東西,隻有死人才能真正的保密,活人的嘴,靠不住。
他也沒有真的想要打算深究這卷書肆意傳播,那不現實。
他就是想要何栗和孫博二人把這卷書傳的哪裏都是!
趙佶、趙構、汴京八門、地主們不是都不願意他當皇帝嗎?
不都想當皇帝嗎?
不是想讓自己留在河東路嗎?
做得好!
趁著朕在河東路跟金人拚死拚活的時候,你們趁機入京?
不讓朕當皇帝?那這個皇帝,誰都不要當了好了。
“你們安心施展手段,把政策執行下去,鄉紳、地主自有酷吏去對付。別忘了,朕有二十五萬大軍在河東路。”
趙桓又不是個實傻子和嘴炮,沒有軍隊,他的這一切將沒有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