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呢,帶兵四顧南征北戰,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戰場之上,險象環生,稍有不慎,就會命喪黃泉。倒是給他劉協賣命啊!”
劉琮是在是不甘心,咬咬牙道:“我也是姓劉啊,正宗皇室苗裔呢!劉協能做皇帝,我就不能啦?”
想到這裏劉琮思緒又回到現實中來了:“小不忍則亂大謀,先忍著吧,等掃平了天下??????到時候再說吧!要有能者掌管天下,豈能供著酒囊飯袋!”
不過,繼續供奉著先帝,這事情??????後邊的國家大事是不是有些難處理呢?
獻帝可是皇帝啊,國家重大事情要處理的時間總得和他商議吧?
這家夥從來沒有見過大世麵,懂什麼?
不商議是不行的;商議吧,他又不懂,真是礙手礙腳的。
劉琮想到這裏忽然間記起來了穿越之前的一些國家政治製度——君主立憲體。
“嗬嗬嗬嗬,有了,繼續用獻帝,國家體製,也用君主立憲體。名義上是獻帝製定憲法,我劉琮實施。皇帝隻是象征,真正的權力在我手裏。
其實啊,曹操就是這樣做的呢!
什麼君主立憲,屁!這不是,在我國東漢末年早就實行了。
君主立憲,不過就是架空了皇帝罷了。
我就是架空了獻帝,我行我素!有軍隊在手,誰管得了!以後,我還要做皇帝呢。”
獻帝安置好了,又想到自己:“我可要帶兵作戰啊,曹操這裏尚有幾十萬人馬呢,再說,益州劉璋,西涼馬超都擁兵自重,還有遼東公孫度,這些家夥還真不知道他們是怎樣想的呢。
不用管,我先收拾了曹操,再看看馬超他們,要是都聽我調遣則罷,否則,一律收拾掉了。來一個清平世界,政令軍令統一,一律由我執掌。”
但是,劉琮知道,自己常年帶兵在外,家中必須安排一個有能力品質好的人物來代替自己管理大局,“安排誰呢?”
劉琮就這樣在馬上一顛一顛的走著,謀劃著,“對!就安排劉備。獻帝名義上繼續做皇帝,劉備為攝政王管理朝廷大事。什麼?攝政王?不行!不能安排這麼多官職,就叫京城總管,管理京城治安和國家的農業商業外交一應大事。
但是,誰也沒有權利管理軍隊,隻有我劉琮執掌全國的兵馬。”
劉琮覺得這樣很好:“京城總管,不執掌軍隊,隻管理著幾千治安地方部隊。沒事。叫什麼攝政王?從此以後,抹去三公的稱號,沒有三公了,也沒有將軍大將軍的。名位多了亂事多。”
但是,劉琮想到了自己:“哪??????我自己掌管著天下軍隊,總的有個官職吧?不然,好像難以服眾!
安排自己什麼官職呢?大將軍?不行,有了大將軍就得有小將軍,嗬嗬,沒有小將軍,但是,各種偏將軍前將軍後將軍鎮將軍是的有吧?
不行,我不能給自己安排個大將軍,從此後沒有三公官職了,怎麼能跳出一個大將軍呢?
不行就叫天下兵馬大元帥吧?”
這名字實在是好,天下兵馬大元帥,這是劉琮穿越之前穿越之後一直欣賞的名字,除去皇弟的名字,他最喜歡和盼望的,就是當上大元帥。
但是,劉琮還是覺得不妥當,到底安排自己一個什麼官職呢?總不能老是稱呼為荊州治中吧?
思來想去,他忽然想起來了:“卡紮菲掌管了利比亞多年,執掌者全國的軍隊,直到死還是稱為卡紮菲上校!我比卡紮菲強,他不行!我就安排自己為大校吧!劉琮大校!哈哈哈哈哈!”
劉琮一想到這官職就忍不住失聲大笑起來,自語道:“瑪的,不好不好,劉琮大校,不好。怎麼聽著就好像是童話裏的人物!”
到底安排自己一個什麼官職呢?劉琮為難起來,思索了一會,猛然想起來了:“我既然已經決定了從此後執掌一方麵大事的人都稱為總管了,何必再為難?就安排自己為天下兵馬大總管!
哈哈,執掌住了天下兵馬就是了,何必過分顧忌名字?”
這一切都謀劃好了,劉琮就決定:“馬上回許昌,一邊安排人力物力重建洛陽,一邊將劉備等荊州衙門等官員調到許昌,準備遷都洛陽。”
劉琮忽然間想起了老爹劉表,怎麼辦?也把他搬到許昌?
“不行,天下政局不穩,他又身體不好。暫時還請他住在襄陽。等洛陽建設的粗具規模了,再把他搬到洛陽。官職不會變動,他有病,不能理政事,但是,搬到洛陽住著,對劉備也是起到一定製約作用。就這樣定了。”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