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豹擦了一把汗,朝著劉琮施了一個大禮,退了出去。
劉琮坐在案子旁邊,舒了一口氣,吩咐梁柱兒:“備馬,回襄陽衙門。”
劉琮帶著梁柱兒馬杆兒和賴胖子騎馬行走在襄江北岸,此時一窩一窩的難民大部分出去討飯,隻有小數婦女老弱病殘留在原地。
這襄江北岸順著江水彎彎曲曲上下延伸著,兩岸上多處生長著桑樹,因為多年不采桑修剪,許多桑樹條子已經長成樹木,倒也茁壯,把這襄江兩岸接檔的密密匝匝。
時令已是初春,但是因為江岸背風溫暖,去年長的桑葉,有些還沒有落樹,並有新芽在枝頭挺著。
這些出不去討飯的流民耐不住饑餓折磨,便攀援樹木掙扯枝條,采摘桑條嫩芽進食。
劉琮一行催馬急行,來到渡口處,登船渡過襄江,往襄陽而來。
一路上劉琮為流民的安置問題所困擾,又謀劃著屯田大事,過了襄江往襄陽走的時候,有一處要穿過桑林,因為心思沒在行路上,竟被高處的桑樹條子掛下來頭巾,弄亂滿頭黑發,自己險些跌下馬來。
坐在路邊歇息時,劉琮的思緒還沒有從屯田的思路上解脫出來,一直在想著如何讓這些難民有飯吃有房子住有活兒幹,如何給他們搞到農具,如何組織起來服從管理。
一路上這樣走著想著,天黑之前劉琮一行就進了襄陽城。
劉琮帶兵渡過漢水,離開這襄陽城已經三個月了。
在漢水以北作戰的時候,隻記掛著荊州衙門的事情,對家裏父母媳婦沒有多少思念。
此時一進了這襄陽城門,就想著到衙門去,抓緊時間會見益州蠶業司官員崔金。
但是,看看天色暗了下來,劉琮知道衙門已經下班,再說,晚上會見外邦官員也是不合適。
劉琮就板著臉立馬站在城門後邊想心事。
這時候梁柱兒就說了:“二爺,進了襄陽城了,總得先回家看看吧。就是不想二奶奶,也應該去看看老主公啊。您說是吧?”
劉琮就罵起來:“少你娘的囉嗦,我正要去呢。”說著打馬走在前頭。
劉琮突然回來拜見老爹,劉表蔡夫人當然高興,說了一會話,蔡夫人就張羅著上飯,一想,又多了幾分心思,就問劉琮:“琮兒多日沒有回來了,我把你媳婦叫過來一起吃飯?”
“我急著回家看看,媽媽。蔡風飛一定焦急呢。”劉琮穩重的回答。
這回答正對蔡夫人心思,就誇獎:“這才是顧家的好孩子。就對了。這樣,琮兒回來,事前沒有打個招呼,我也沒有準備,所以家裏沒有好吃的。這樣吧,你先回家歇歇,和媳婦說說話。等我準備一下,置辦一些好吃的,再把你和風飛一起喊過來吃飯。恩,到時候和你老爹好好喝幾杯。”
沒進家的時候,劉琮記掛著公事,這一進了家,又聽得蔡夫人這樣一說,劉琮就急得受不了了,恨不得此時就把蔡風飛壓到身下幹起來。
但是,蔡夫人還在這裏囉嗦,劉琮就走不出去,打眼看看入畫和飛鳳都在一邊站著,等著伺候,劉琮心裏急道:“蔡風飛不在眼前,又走不了,哎呦!設法把爹娘支出去,先把這兩個小冤家幹了再說。”
但是,一時想不出借口,隻是幹焦急。
好在蔡夫人理解年輕人心思,看見劉琮抓耳撓腮的樣子,就笑道:“琮兒先回家歇歇去吧,有空再回來和你爹說話。”
劉琮一聽,就轉臉望著劉表。劉表擺擺手,吩咐:“去吧。這裏沒事,你明天先忙著把衙門裏的公事處理,家裏不用掛著。”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