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遠東會戰-貝加爾奇跡(1 / 2)

第八百八十三章 遠東會戰-貝加爾奇跡

貝加爾湖周邊地區,在俄占時期就是工業中心,重歸中國之後更是一個建設的重點。當初果興阿北複故土的時候,可是沒考慮外貝加爾湖地區,這塊寶貝地方可是滿洲財團花了大價錢硬要下來的。所以寶地到手之後,滿洲各財團全部在這裏大力投入,不但讓這裏成為了中國畜牧業的中心,更是把基建完善到了可以比擬本土九省。

財團原本為了快速加工農牧產品興建的工廠,為了便捷交通鋪設的鐵路,全部很快轉化為了南方三大集團軍群的戰鬥力。經過幾個月的休整,蒙古、中央、裝甲兵三大集團軍群的戰鬥力已經全麵恢複,鐵道兵也做好了由南線向俄國縱深推進的準備。吉英還在凍土區貓冬的時候,阿克敦、博日圖、慕順已經數次向長春請戰,希望可以好好利用這個冬天,由南線對俄軍發起決戰性的總攻。以貝加爾湖地區的中心城市北海為依托,大舉向西發起進攻,把俄軍在烏拉爾山以東的力量全部殲滅,而後掃蕩中亞地區。

譚紹光對於阿克敦等人的意見頗為心動,他覺得自己之前低估了貝加爾湖地區的基礎情況,讓部隊錯失了進一步進去的機會,這次不能再錯失良機。可一向喜歡冒進的果興阿,卻忽然變得非常保守,對於南線主力的要求非常遲疑,極力想把戰事拖延到春暖花開的時候。拿破侖和希特勒的失敗,給果興阿留下了很深的陰影,讓他非常忌諱俄羅斯的冬天和巨大的縱深。直到北海的大型機場建好了,吉英的萬餘騎兵也和十幾萬哥薩克打得平分秋色,果興阿才終於鬆了口,決定向西挺進試試水。

阿克敦的中央集團軍群再次進駐蘇爾古特,封死了侵入滿洲軍空襲的哥薩克騎兵的歸路,博日圖的蒙古騎兵也加入了圍剿哥薩克騎兵的行列。不過戰鬥力最強,機動能力也最好的慕順裝甲兵集團軍群,卻沒有一樣北上,而是向西駐留在了庫茲涅斯克。譚紹光對於果興阿如此用兵頗有微詞,認為果興阿太過保守了,會讓部隊錯失擴大戰果的機會,但果興阿也有自己的考慮。

慕順的裝甲兵集團軍群,幾乎全部是高技術兵器,戰鬥力強悍是沒得說,但是因為速成的原因,穩定性並沒有完全的把握。貿然讓他們進入寒冷的北方,一旦出現意外,可就撈不回來了,這些高技術兵器很可能會落入俄軍的手裏。摳門的果興阿,可不能承受這樣的後果。同時慕順兵團駐留在庫茲涅斯克,可以隨時進取中亞,替大清抵擋西北的壓力。大清朝廷可是太不靠譜了,果興阿若不替他們擔著點,鬼知道他們能幹出什麼事來。左宗棠老爺子的身體基本是不行了,現在人雖然還活著,但已經無法理事,果興阿絕不能讓大清的西北出問題。

阿克敦再次占領蘇爾古特之後,俄軍的主力也在烏拉爾山東側完成了再次布防。由俄羅斯皇弟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大公指揮,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奧謝季亞等地的民團,以及俄軍主力的兩個軍,共計十五萬餘人組成巴普洛夫軍團。由俄羅斯上將尼古拉·格裏戈裏耶維奇·斯托列托夫指揮,俄軍主力七個軍四十五萬餘人,組成托博爾斯克軍團。皇弟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則指揮,後續的十六個軍及部分民團共計六十萬餘人,組成後衛軍團。俄軍以六十萬兵力分左右兩翼與滿洲軍對持,六十萬兵力為後衛防守烏拉爾山天險,共計一百二十萬大軍,完成了遠東戰場的第二次布局。

俄軍的總兵力其實應該是一百四十萬,他們還有在敵後遊蕩的二十萬哥薩克騎兵,可惜彪悍的哥薩克已經失聯了。當俄軍總指揮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準備號令哥薩克從背後夾擊滿洲軍的時候,二十萬哥薩克已經不足十萬,而且在很狼狽的被人家追逐,與本部之間的聯係也被完全斷絕。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不敢輕舉妄動,隻能祈禱哥薩克們能夠攪亂滿洲軍的後方。阿克敦和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開始了大眼瞪小眼的日子,二十萬對六十萬,誰也沒什麼動作。

哥薩克騎兵還沒被徹底殲滅,阿克敦也不敢有什麼大動作,隻能在蘇爾古特無所事事的混日子,偶爾嚇唬嚇唬士氣低落的俄軍。一個來月的閑暇的之後,他終於有了點正事,長春有位級別比較高的後勤人員過來,阿克敦要去迎接一下。阿克敦已經是上將,指揮著二十餘萬人的集團軍群,除非果興阿或者譚紹光過來,不然一般人他真的沒必要來接。但是阿克敦無聊啊!閑著也是閑著,體現一下對後勤人員的重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