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果興阿想到了偉大的煙鬥同誌,無奈之下果興阿也隻能對農民下黑手,以農業供養工業,以農業供養基建,成了果興阿唯一的選擇。在舉步維艱的時候,果興阿隻能犧牲大部分底層人民的利益,來換取國家發展的機會,隻有等到國家發展起來的時候,再補償他們了。北滿地區有六百萬農民,可是滿打滿算,連可能新招募來的都算上,也隻有不到十萬工人,果興阿要用六十個甚至六百個農民去養活一個工人,保證工業和基礎能夠發展起來。
其實假如果興阿能夠把計劃放緩,把執行的時間延長到十年或者二十年,財政的困難就不會這麼大了,但是果興阿真的等不及了。五年之後沙俄會把外東北咬的更牢,十年之後甚至會徹底吞到肚子裏,所以果興阿必須早點把國土收回來。而且除了歐洲的列強,東邊的小鄰居也馬上就要發展起來了,小鬼子起家的四十年運氣好到爆表,什麼好事他們都能遇到。所以果興阿不能多等,必須搶在他們所有人的前麵。
新的農業政策出台之後,一向強硬的皮潤民都有些受不住了,因為這不是政府的稅收,而是土匪的劫掠。果興阿重新製定的農業政策與搶劫無異,從即日開始每個農民每年必須開墾出一百畝的荒地,如果不能達到這個標準,他隻能得到自己土地一成的收益,其他的都將充公。即便農民達成了這個目標,也隻能拿到兩成的收益,其他的都將被收歸國有。隻有每個村的開墾狀元會得到優待,但也僅僅是多得到半成的收益而已。而且果興阿的目標是按人頭定的,裏麵包含了老人、婦女和孩子,如果一個五口之家隻有一個壯勞力,他就得一個人開出五百畝的荒地來,一年裏一天也別想休息,幾乎是把人當牲口在用。
世間最刻薄的地主,也不過是拿走六成的收益而已,果興阿卻要拿走八成。雖然果興阿會為農民們提供農具和牲畜,但是這些東西其實也是用農民的錢買來的。果興阿新的農村分配方案中,地方政府和農民各得兩成收益,果興阿的中央政府則要拿走六成。果興阿要用這六成去完成重工業、教育、化工、軍事、鐵路等方麵的建設,而如公路、水利、農具、化肥、農藥、種子、牲畜、建房、養殖場等項目,全都從地方政府的兩成裏麵出。果興阿一出手就勒緊了整個北滿州人民的褲腰帶,把所有人都變成了機器。
而且農民注定比果興阿設計的還要慘,地方的政府的兩成收入,怎麼可能應對如此浩大的計劃。但軍人又必須執行大將軍的命令,他們隻能自己想辦法省錢,而辦法隻能在農民身上出。物料投入是沒辦法的事,他們隻能在人工成本上想辦法,所以農民除了沒日沒夜的開荒外,肯定還要承擔極其繁重的徭役,去當政府的免費苦力。
果興阿抑製農民不滿的辦法隻有一個,就是不斷的加強政工教育,讓農民懷著希望去犧牲。唯一的幹貨就是果興阿的一個承諾,農民付出三十年之後,果興阿會把村裏的土地,按照他們三十年間每個人的產出,分配給他們私人所有。淳樸的農民覺得三十年辛苦換幾十傾地非常劃算,但是皮潤民等人都知道,三十年後世界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然後玄素寧又潑了果興阿一頭的冷水,這個方案是能夠支撐財政了,但是果興阿到哪裏去弄那麼多的牲口。農民如果沒有足夠的牲口和農具,這麼大規模的開荒,絕對會累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