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鹹豐的海棠野望(2 / 2)

外東北問題,不但要掐好時間節點盡快解決,而且關鍵還是兩國綜合國力的比拚。現在大清的國力根本就不是老毛子的對手,縱又妙計千條,國力不行也依舊是無濟於事。想要收複外東北,必須從根本入手提升大清的綜合國力,然後還要開放東北地區,雙管齊下才又可能。

“當下能穩住一時也好!雲閑可有良策!”鹹豐好像對外東北問題非常的上心。

“京師和談老毛子雖然沒占到便宜,但是難保他們不會在關外繼續生事。俄國在北疆駐軍並不多,沒有和咱們大打的能力,但是咋呼一下,嚇唬一下我黑吉駐軍還是很又可能的。眼下當擇一良將鎮守北疆,確保不再生變故。待到我大清國力恢複之日,再慢慢與老毛子計較。”外東北問題難度很大,果興阿一時也沒有什麼靠譜的主意。而且果興阿不習慣用滿洲這樣的稱謂,而是選擇了“北疆”、“關外”這樣的字眼。

“良將二字說起來容易,但是天下又有幾個名符其實的良將呀!”鹹豐倚在桌子上,一臉的惆悵。

“這個……”果興阿有點不會說了,他的印象裏,大清末年能當得起良將的可真沒幾個人,而且他知道的就更少了,總不能把曾國藩弄到東北去吧!

“黑龍江將軍特普欽還算堪用,但是已經年逾六旬,實在是老邁了!吉林將軍景淳,年紀到是合適,隻不過才具怕是難堪大任!雲閑可又什麼好的人選推薦嗎?”鹹豐的醉眼中閃過一絲明澈。

“人選上我說不好,但是穩定北疆的要務,我還說的出來。自我大清入關以來,以柳條邊封禁了整個關外的龐大地域,禁絕了蒙古及漢人侵擾我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但是也導致了關外人口稀少,大片土地空置。漢人與蒙古人雖然不能大麵積進入關外,但是確有不少的朝鮮人卻偷越邊境,在我境內開墾耕種,柳條邊隔斷的全是心向我大清的漢人和蒙古人。也正是因為關外人煙稀少,我朝無法在關外供養一支大軍,縱使朝廷派兵前往也無法久駐。俄國人侵我疆土之時,我軍無法就地征發民夫,糧草補給也無法就地采集,都要依靠千裏之外的關內供給。戰事未開,我軍便先輸了一半。所以要恢複關外失地,第一步便是移民實邊,把黑龍江兩岸建設成北地江南的時候,便是我軍恢複故土之時。因此主理北疆的將領,不僅要能帶兵打仗,還要有調度協理民政的能力。”果興阿開始認真的想起了如何恢複東北。

“嗯,雲閑說的有理,特普欽和景淳也有開放邊禁,招民墾荒的奏請!”鹹豐好像清醒了一些。

“開一兩個縣是不夠的,黑吉兩地都要開,最好連奉天也開。把人發進去,讓關外之地的人口繁茂起來,這地方才守得住。而且把這些地方開發出來,可以結束朝廷供養三地的局麵,緩解朝廷財政的緊張情況!”大清建國以來,這幾個將軍轄地的財政,都是隻有投入沒有產出的,皇帝還能得點貢品,戶部可是什麼都得不到。

“嗯,朕考慮一下!”鹹豐好像酒醒了,不過開放柳條邊的事他還是沒吐口,祖宗幾代謹守的規矩,他也不敢給破了。東北就是旗人們的保留地,這是必須給旗人留著的,雖然曆朝都有鬆弛邊禁的時候,但是也沒有讓民人大麵積進入東北的先例。

“待人丁繁茂之後,才可整軍備戰。老式刀槍劍戟是練不得了,可依照新建的神機營或是我固安軍的模式編練,三軍全數習練火器,方有與俄國人一戰的能力。”果興阿當然不會隻說自己的部隊,再不情願,也得帶上朝廷剛剛組建的神機營。

“火器確為今後戰陣的首要!”鹹豐以往還有些“在乎忠勇”的傻想法,被洋鬼子收拾了一頓,更被果興阿堵在家門口之後,他是徹底服了火器。

“北疆太過遙遠了,如由京畿補給,靡菲太甚。所以一應器物都要在黑龍江、吉林、奉天三天采辦,要在這三地開始工礦,已備戰時隻需。並利用營口的商埠,與洋夷通商,采辦洋夷新銳利器!”果興阿忽然覺得東北真是個好地方,難怪張作霖能成為北洋第一軍閥。

“北疆實為朕心頭夢魘,雲閑可為朕解憂否!”鹹豐緊緊的拉著果興阿的手。

“我?”果興阿完全沒想到鹹豐會想讓他接手東北。

“黑龍江將軍一職,雲閑可有意乎?”鹹豐生怕果興阿不答應一樣,滿臉的表情都說明,還可以再商量。

果興阿實在不知該如何答複鹹豐,封疆大吏和自己的根據地,是果興阿夢寐以求的,但是偏遠的黑龍江是不是合適,他就吃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