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結局10(2 / 3)

後漢帝國二十七年年,十月十一這一天,當大批的巴基斯坦部隊正好輪換完畢的時候,巴控克什米爾東側的象珍國爆發了大規模衝突,巴基斯坦為了防止和印度第九次印巴之戰打起來,巴基斯坦政府又從每個行省和衛戍區各征調了大約一萬八千人的陸軍後勤支援部隊,每個後勤支援部隊全部來到在閔鄉建立的戰訓基地,有後漢帝國西北軍區派遣的教官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戰備練兵後重新整編成巴基斯坦國防部邊防新軍第三師第一旅,第三師第二旅,第三師第三旅,第三師第四旅之後紛紛派往前線換回大批在第二次輪換並到前線守備和已經被完全打殘的有原來的後漢帝國西北軍區第三十軍和第二十九軍幫助巴基斯坦組建的警備師等部隊,由於目前的戰事已經在巴基斯坦完全占有主動權的情況下。已經取得了第九次印巴戰爭的階段性勝利。..........

而在巴基斯坦王室貴族的建議之下和國王塔利班的實行下,巴基斯坦政府有重新再境內新成立保安區,設立的一個擔任保安任務的保安師。除了戰時以外,平時配合巴基斯坦國內的憲兵團管理保安區的巡邏任務。在巴基斯坦的國防條例上明確規定著一般情況下保安師在戰時通常都會調往前線協助一線作戰部隊參戰,由於在之前每個省的衛戍師都被抽調走了一個4千人的守備旅之後,衛戍師麾下僅剩餘下轄的二個守備旅和一個師部直屬的警備團在暫時的情況下是不會隨軍作戰的,警衛團擔負著警備衛戍區的治安,協同衛戍區的憲兵團保衛衛戍區的安全。警衛團人員不是太多最多的邊防衛戍區警衛團人員僅僅隻有一千三百人。不過由於目前的情況較為樂觀巴基斯坦國內更多的比如鷹師,豹師,虎師,以及熊師都囤積在腹地等待開進前線的命令。..........

後漢帝國二十八年,四月十四,春。 巴控克什米爾東側地區象珍國的戰爭已經平息了,而現在的情況是巴基斯坦與印度在印巴邊境長達數百裏的邊境線上開始了漫長的冷戰,後漢帝國為了滿足自己和巴基斯坦雙方邊境線的安全,從新規劃了後漢帝國和巴基斯坦的邊防部隊的職責,從下個月開始後漢帝國和巴基斯坦都開始實行新的政策,巴基斯坦邊防部隊有新設立的邊防新軍第一師,邊防新軍第二師,邊防新軍第三師,邊防新軍第四師,邊防新軍第五師,邊防新軍第六師,邊防新軍第七師,邊防新軍第八師,邊防新軍第九師,邊防新軍第十師,邊防新軍第十一師,邊防新軍第十二師,邊防新軍第十三師等新設立的邊防部隊管理巴基斯坦的盟友後漢帝國與巴基斯坦等國家的漫長的邊境線。..........

在巴基斯坦王室的強烈要求之下,後漢帝國為巴基斯坦輸送了三百名教官幫助巴基斯坦在每個邊境城市設立邊防區,每個邊防區下轄一個師,三個旅級單位單位。邊防區的作戰單位人員都比較多,如巴基斯坦靠近克什米爾南線的林桑斯邊防區,每個邊防防區都有一支有王室親衛隊改編成立的邊防安全部隊。每個邊防邊境省區省府城市裏麵的內衛安全部隊人員編製都從新整編之後保持在滿編狀態(內衛安全部隊下轄三個團級單位和一個部隊直屬管轄的直屬營級單位)巴基斯坦的邊防安全部隊與內衛安全部隊同屬國家內務安全部管轄受到國王塔利班的直接領導。..........

而且隨著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雙方新任國王的帶頭下簽訂了和平協議,終於暫停了印巴雙方每年一次的克什米爾爭奪戰。在和平協議之上兩國約定,有卡西亞的弟弟摩洛哥調集囤積在米桑拿的原克什米爾猛虎師駐守克什米爾北部的多加,朗通,切諾三個重要的城市。而印度方麵則撤回駐守在邊境已經長達七年的邊防軍精銳部隊。..........

後漢帝國為了使得克什米爾實現最終的南北統一亦或者是南北通商,後漢帝國皇帝在三國的邊境線一個叫落提的小城市會見了印度國防大臣卡西比和巴基斯坦國防大臣史瓦努,後漢帝國皇帝與兩國國防大臣親切的交談了許久..........在後漢帝國皇帝的暗示下,巴基斯坦和印度默許和簽訂了清除兩國國內殘餘的複興黨軍隊和解放運動同盟軍軍隊,兩國並發動了突襲,潛伏在印度方麵的解放運動部隊第一時間準備發動反擊的時候,印度方麵的憲兵立刻大舉壓進並在三天三夜的行動中鏟除了隱藏在印度國內的解放運動殘軍,不過仍然有三萬多人解放運動殘軍逃到了印度國內的深山之中。而巴基斯坦境內的複興黨軍隊則全數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