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曾在外征戰並受過傷的蕭靖可能天年不久,所以才要離開朝堂避居到別的地方去養病;
有人說蕭靖因為推行新政而得罪了太多的人,在不得已之下隻能暫時蟄伏以免招來殺身之禍;
也有人說蕭靖是因為在朝堂上遭到了其它朝臣的排擠,因此才憤然選擇下野。
有道是旁觀者清,但很多時候旁觀者也不過是在一邊按照自己的喜好妄加揣測而已,一些心酸與故事隻有當局者自己才最清楚。
從政十年,蕭靖為大瑞付出良多。他並不在乎民間對他毀譽參半的評價,也不在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與各種恭維奉承,他在乎的隻是自己的家人與理想中的平靜生活。
因為主持新政,他在幾個孩子最幼小的時候未能充分盡到父親的責任,缺席了他們最需要父親教導的那段時光;
因為政敵太多,就算他受到了天下最嚴密的保護,一家人也不得不為他提心吊膽,在他屢次遇刺之後更是寢食難安;
因為事務繁巨,他不得不舍棄了全部的興趣愛好,不停的迎來送往與爾虞我詐已然讓他身心俱疲。
所以,他才在三年前的那天主動向邵寧剖白了自己的想法。
邵寧當然有理由感到憤怒——他最親密的兄弟和戰友突然要離他而去,讓他生出了遭人背叛的感覺。
可是,作為這世上最能理解蕭靖的人,他在度過了一個煩惱的失眠夜後便接受了這個有些不近人情的請求。
三年後的此時,兩人約定的時間到來了。
如今,蕭靖終於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雖然他的封地距離京城並不很遠,但他終究要離開邵寧的身邊,離開浦化鎮那間熟悉的辦公室了。
邵寧雖然貴為九五之尊,卻遵守了自己的承諾,沒有再用手中的權力去強留這個去意已決的人。
春日,三月初七。
這一天,瑞都南門外的路邊站滿了收到消息的百姓,眾人隻盼著能看到舉家離京的蕭靖,向他表達自己的敬意。
那其中有被父母帶來的幼童,有代表浦化鎮所有鄉親端著餞別酒的老人,還有曾受到鏡報幫助、正在翹首期盼著恩人出現的人們。
辰時初刻,一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走出了南門。
執拗的邵寧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他詔令文武百官都要來送行。在大瑞的曆史上,從未有任何年輕官員享受過這樣的殊榮,蕭靖由此成了天下獨一份。
車仗還在城內時,邵寧便邀蕭靖同乘龍攆;蕭靖推辭不過,隻得在無數羨慕的目光中登上了那輛天下間最尊貴的馬車。
一路送到了十裏長亭,邵寧仍舊讓車仗繼續前行;直到日頭已到正午、眾人行到了城外三十裏的地方,浩浩蕩蕩的隊伍才停了下來。
仿佛是為了映襯這份離愁,天上忽然飄起了絲絲細雨。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2669/647741780.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