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快的流逝。
大漢和羅馬的戰爭持續了三年半。
而這三年半,對新北城來,簡直就是突飛猛進的三年半。
如今,新北城再也不是一座孤城。
人口也增加許多。都是周圍的一些部族。
他們擁有新北城的官方承認身份隻需要一件事兒,學習漢語,進入新北城官方建立的學堂。
思想政治課是一定要上的。標準的人生觀價值觀建立,才是新北城軍民未來安穩的重要基礎。
在新北城周圍的,出現了一個個大大的城市。
如今,許多曾經的老人都已經成為了這些城市的行政長官。
燕三所在的城市,就在山嶺的邊上,是新北城的邊防重鎮。
因為那裏有火車道連接大漢的長安。
雖然火車道被破壞了一部分,但是隻要修複,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不隻是燕三,趙信、胡德庸、甚至回複了身體的澄心,都到了自己新的崗位上。
這些星羅棋布的城市,以新北城為中心,輻射出去。
最西北邊的,是燕雲中所鎮守的城市。
這裏,已經接近了大漢和羅馬人的戰場邊緣。
所以,燕雲中手中的兵將也是最多的。
入籍新北城已經有了十萬大軍。
其中有三萬在燕雲中手中。
燕銘也是簡單的把軍隊分為三個軍區。
分別為西北軍區,東北軍區和南方軍區。
燕銘掌管著所有軍區的直接控製權。
韓嫣掌管著南方軍區,負責遼東半島方向和大漢方向的防禦。
而西北軍區是燕雲中,虎視眈眈的看著大漢和羅馬在戰爭。
至於東北軍區,則負責從東北方向向北方縱深發展。負責人是趙信。
北方,發現了羅刹人。也就是後來的俄羅斯民族。
這時候的羅刹人還沒開化,一副蒙昧的狀態。
燕銘知道這是個戰鬥的民族,想要現在滅掉他們易如反掌。
轉念一想,還是文化統一的好。
於是趙信在羅刹人的地帶開始了文化布道。
很快就把北方大部分領土收入新北城的控製之下。
如今,隸屬於新北城的西北軍區和東北軍區的統轄範圍。都已經和漢朝還有羅馬的戰場接觸到了。
一場意外,在不期而遇之中到來了。
戰場上,漢軍意外的戰敗。向後瘋狂的,漫無目的的撤退。
被羅馬人打的沒了方向的漢軍,撤退到了燕雲中鎮守的地盤。
這半年以來,漢軍和燕雲中倒是很熟悉。
隻要他們戰敗了,來到燕雲中鎮守的地盤上之後,總會得到很好的招待。
當然,僅限於民間的招待。
這種民間招待,不代表軍方的意見。
但是屬於燕銘默認讓燕雲中做的。
畢竟大家都是華夏一脈。燕銘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
但是這一次,漢軍的潰敗出現了意外。
一向不願意把新北城拉進戰爭的羅馬人竟然對燕雲中鎮守地方,發動了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