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燕三的山寨之人,並不能把所有運送糧草的人都攔住。
隻是更多的是襲擾和阻礙。
在十幾過去之後,漢軍再次派出信使,跟著運送兵糧的回程大隊伍,回到了長安。
未央宮之中的劉徹看到來自軍前的戰報。
臉都綠了。
新北城,有燕銘坐鎮,不好打。他是想到了的。
但是開戰第一就死傷了近乎萬人,主帥荀彘被擊斃身亡。
這種戰果,讓劉徹無法接受。
憤怒。
無邊的憤怒。
十萬大軍,對付一萬守城的軍隊,竟然被打的如此狼狽。
戰報上詳細的介紹了戰場的情況。
新北城新的,先進的武器被描述的比實際還要可怕。
劉徹拳頭狠狠的砸在了龍案之上。
他恨,恨燕銘跟他留了一手。
其實他想錯了,燕銘之所以沒有把大炮和突擊步槍製造出來,是因為大漢不具備這種製造的工藝和能力。
在新北城,剛剛具有製造能力的時候,燕銘在扶桑打仗。
回來還沒有機會和劉徹研究更長久的發展,就被劉徹差點兒弄死。
“荀彘死了,衛青不肯出戰。朕難道就無人可用了麼?”
劉徹在未央宮之中低沉的吼道。
台階下麵,文武大臣都不敢搭話。
主父偃沉吟了一下,壯著膽子道:“陛下,新北城所在的位置,本來就不是我大漢的領土。那地方苦寒,不如我軍撤兵。等到時機成熟,在找機會攻克。”
主父偃的法就是求和,不過的委婉,給皇帝保留一些麵子罷了。
劉徹雖然怒了,但他畢竟是一代帝王。
其實在和燕銘翻臉之後,他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至少應該讓燕銘把火車的技術都留下來再翻臉無情。
隻是如今走到這個地步,再也回不去了。
看到主父偃的,劉徹歎息一聲道:“現如今,已經不能給他們發展的空間。燕銘的能力,你們不是不知道。新北城發展的這幾年,就有這麼多的先進東西搞出來。誰知道燕銘的腦子裏還有什麼?”
到這裏,劉徹都隱隱的有些後悔。
原本以為新北城也不過是燧發槍,火雷的下。
誰知道竟然有那麼多可怕的武器。
“陛下,老臣認為,還是應該讓大將軍出馬一戰。調遣在扶桑的霍去病將軍,率領艦隊從海上直接進入嫩水,進攻新北城。這樣兩麵夾擊,新北城的守軍,定然無法抵擋。”
公孫弘往前一步,道。
老家夥很聰明,知道現在的劉徹最不喜歡的就是講和。所以他就提出了讓當今最強的兩個統帥出馬。
若是衛青和霍去病還不能取勝,那就真的隻能講和了。
經過多年的征戰,如今的北方已經安靜。
匈奴人的身影消失了許多年。
他們或許向西發展,如曆史上一樣,改寫了後來的進程。
當然,還有就是這個時代的曆史已經扭曲,發生了更大的改寫。
相對來,後者更接近。
因為在大漢朝西北邊疆,出現了一支軍隊。
這支軍隊配備著盾牌長矛,強弓硬弩。
他們頭上帶著有鯊魚鰭一般的頭盔,身上穿著簡單的牛皮甲胄。
也有重甲士兵,也有騎兵。
所有的兵種都排列成整齊的方陣,往前推進。
那些阻擋在大漢和羅馬中間的民族和國家,被他們踏平。
隻因為羅馬的君主遇到了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