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再遇司馬(2 / 2)

白雲卿不敢相信地看著華雲,驚道:“你……你見誰去了?向誰求情了?……”

華雲把頭垂得更低,低聲道:“……冀州牧曹操,曹大人。”

“啊!竟是他……”白雲卿低低地驚呼,後知覺地捂住嘴巴。

“是他——是下令抓師傅的曹大人,徒兒向他求情去了。”話匣子一旦打開,華雲說得輕快極了,“說來也巧,曹大人舊病複好,徒兒憑借師傅多年的教導,勉強地緩和了曹大人的病情,曹大人說要獎賞徒兒,徒兒借機就請他釋放師傅!”

華佗定定地盯住華雲,慢慢地道:“你向他提出條件,他會甚麼也不做就放人?”

華雲含含糊糊地點頭,不敢多說半句話。

司馬懿有趣地瞟看華雲,替她答道:“主公是以神醫之徒留居鄴城為條件,允許不再追究華神醫您的過失!——小神醫、樊醫師、李醫師,萬分抱歉,接下來你們恐怕不能先回譙縣了。”

他微微一笑,態度不失軟弱;他含蓄而強硬,說話禮貌而恭敬。

他自認給足了華神醫的臉麵。

可歎他姿態做得再足,仍舊免不了華雲、樊阿、李當之強製地前往鄴城這一事實。

華雲盯著司馬懿,覺得他礙眼極了。

她必須承認,在平淡而真實的養傷日裏,有些煩事被她刻意地忽略——她本想回鄉後再說,不料此時她遇見司馬懿本人,不得不重新地拾回零碎的記憶:

她和曹操作了一筆交易,這個交易是曹操放了華佗,她和李當之、樊阿作為華佗的徒弟,卻得留在鄴城。

你別以為留在鄴城,變成一名鄴城的醫師、成為曹操的侍醫是一件令人榮耀之事——說白了那是人質,用來隱晦地威脅華佗不可隨意地跨離曹操的勢力範圍……

華雲紅了眼圈,雙手緊握,又急又愧:為救師傅,這代價是否大了點兒?……

暫且不提樊阿和李當之震驚的反應,就見華佗嚴肅地直視華雲,一字一句道:“阿雲,你的回答呢?他說的話是真的麼?”

華雲茫然了一會兒,眨了眨眼,竭力地回神,小聲道:“是的。”她似乎用盡了全部的力氣,才勉強地說完這兩個字。

她已不敢想像師傅是何表情:她為了拯救華佗,可以說是把自己和師兄們出賣了。

周圍鴉雀無聲。

她默默地安慰自己:說甚麼人質?在才華傑出的主公身邊辦事,是多少有誌之士夢寐以求之事,君不見那些不願侍奉曹操的名士諸如阮瑀、陳琳、張範、華歆乃至司馬懿,最終不都自願地歸隨了曹操?更何況在古代,醫師本身低人一等……

可惜,無論她如何安慰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文臣武將皆是男兒,他們最終歸附了曹操是為了事業上的保證,而她呢?

——她不是男子,她該用甚麼理由說服自己?

未來的發展,她到底該怎樣麵對?……

“阿雲,這事……不怪你。”白雲卿的聲音忽然響起,夾雜一絲哽咽,“在曹大人身邊做事挺好,小樊和小李……老婦不擔心,隻是你年紀還小,怎可使得……”

華佗深深地歎息,拍了拍白雲卿的肩膀,對華雲道:“莫要以為你出賣了甚麼,你救了為師,這便足夠了——你瞧一瞧你的師兄們,他們有生氣的模樣麼?”

華雲呆了呆,望向樊阿和李當之,發覺他們的確沒有任何憤怒的樣子——相反地,他們經過最初的迷茫神情,竟轉為此刻的驚喜交加。

——她的師傅總能一言中的,總在不經意之間,輕描淡寫地降低問題的棘手性。

華佗拍了拍衣袖,若無其事道:“咱們走罷。”他朝司馬懿拱了拱手。

——貌似,師傅是不打算回譙縣了?華雲呆怔道:“走?去哪裏?”

華佗奇怪道:“還能去哪裏?自是鄴城——你以為你們如此告別為師,轉往鄴城,為師會放心麼?至少要等到你們安全地到達鄴城,為師才好放心啊!”

“師傅!”華雲聽罷,心中一暖,既想哭又想笑,然而話到嘴邊,脫口而出的竟卻是——“不行的,這樣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