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鏖戰陽平關(3 / 3)

拿破侖是歐洲類似中華成吉思汗的人物,南征北戰鮮有敗績,他在征服萬國的時候就曾經遇到過軍糧運輸的困難。他當時發布高額懸賞,命自己臣下琢磨這件事情,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巴黎的一位糖食師傅阿培爾結合自己多年經驗發明了罐頭,當時率先出現的是水果罐頭,把黃桃用沸糖水煮透,然後灌入也同樣用沸水煮過的玻璃瓶中,用木塞塞入瓶口壓緊,這樣最簡單的罐頭就做出來了。

往往黃桃成熟後夏日不到一周就壞了,因此軍隊中很難吃上新鮮的水果蔬菜,可以做成罐頭後,一年多依舊色香味俱全。為此拿破侖大肆推廣,也就逐漸演變出各式各樣的罐頭。

因此龐統決定把羊肉也同樣做成罐頭,中原此時沒有玻璃,玻璃此時還被稱為琉璃,是十分珍貴的。不過沒有玻璃可以用瓷罐代替嘛!這都不是問題,龐統也是同樣的辦法,把羊肉加鹽煮熟,瓷罐和木塞也同時泡在沸水裏,然後拿著鐵匠打出來類似鑷子的東西把羊肉放在罐子裏,把木塞蓋好壓實。

等了一會罐頭慢慢冷卻,因為大氣壓的關係,木塞也緊緊的咬住瓶口。這樣一瓶簡易的罐頭就製成了,曹操目睹了全過程也有些不知所以,於是曹操問道:“你這番有何作用?”

龐統拿著小瓷罐在曹操眼前晃了晃道:“丞相,按照此法把羊肉裝入瓶中可保其數月不壞。”

曹操先是一愣,有些不知所然,然後狂喜道:“此話當真?”

“當真,不信丞相可以讓駐軍依照此法做一批罐頭試一試,如果完全按照上麵我所演示的方法是斷然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就算沒有成功丞相也沒損失什麼不是?一些瓷罐也一些牛羊對於丞相來說應該不算什麼,關中現在開始忙活,一個月左右就能運到,見到成效。就算失敗我們到時候撤軍也是完全來得及的。”

曹操看到龐統信誓旦旦的樣子,他就已經信了八成,確實如同龐統所言,他固然軍中缺糧,但還沒有到一個月都堅持不下去的地步,如果軍中能有大批肉食想必將士們也能歡欣雀躍。

曹操也是發了密令,趕緊讓關中於禁著手做這件事情,同時也要求於禁要絕對保密,做罐頭要挑選能信得過的人來做,同時給他們升官,但需要限製自由,一旦製作罐頭成功了,那這就屬於戰略級別的技術,曹操自然是不肯泄露的。

曹操也盼著罐頭能夠製作成功,這可不比攻下陽平關的意義小,想必一旦成功他軍中將士的夥食定然能提高幾個檔次,同時這種飲食製作方法也能避免部分遠征期間內水土不服的症狀,這樣可以讓軍隊戰鬥力提高幾個檔次。

正麵戰場上曹操想出一策,先是由各軍輪番去攻打陽平關,不計傷亡。同時也散布假消息,說營中糧盡,曹軍要退兵等等。這種半真半假的消息是十分可信的,極容易誤導人,張衛也確實是相信的。

他知道去年中原各州大旱,糧食收獲甚少,要不然曹操也不會集中一路人馬直逼陽平關,想一口作氣吃下漢中。要是曹操處處分兵,他們還真不好守。中原遭災,孫權自然也不會放棄這種機會,先後跟張遼發生幾次大型會戰,想必曹操軍糧是真的吃緊了。張衛在心中打定主意,等到曹軍撤軍的時候,他一定要出其不意的狠狠痛擊一次曹軍,讓他們想到自己就害怕,輕易不敢犯境。

於禁也是曹操的上將,得到消息後自然是不敢怠慢,他迅速組織人力,選擇自己能信得過的親兵來著手這件事情。於禁屯田的地方屬於關中和河套地區的交界處,原本是一代全都是草原,沒有人的。不過因為此地水草比較豐美,所以被於禁選為一個軍屯的地區。

他本身也是曹操的上將,先前跟隨曹操南征北戰也立下過不少功勳,昔日平黃巾,征張繡,下呂布直到官渡之戰都有於禁的身影,他也算算戰功赫赫。不過於禁追隨曹操進行西涼之戰的時候,身受重傷,被曹操派去養傷,可謂是“一步錯過,步步錯過”。於禁就屬於這樣的人物,他跟《亮劍》中的李雲龍一樣,在解放戰爭中與楚雲飛交手受了重傷後,後續的渡江戰役,朝鮮戰爭都沒有趕上。

於禁雖然被拜為左將軍,同時假節鉞,封邑五百戶為列侯,但他現在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屯田將軍”,為此時大漢的西部大開發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近一月後,罐頭送到了漢中前線的時候,曹操迫不及待的打開了一罐,羊肉確實還是那個羊肉,除了加鹽後味道稍微有些鹹味,其餘跟剛剛宰殺的羊羔味道基本上沒什麼區別。

曹操這回懸著的心確實放了下來,關中發出的糧食已經不夠全軍實用了,最近幾日將士們都紛紛不滿,軍營裏都開始以粥為主食。曹操親自以身作則,這才把營中的埋怨之氣壓了下來。曹操這樣做,龐統也不好意思胡吃海塞,天天喝粥鹹菜的日子可真是清苦。

這批罐頭可以說來的是及時雨呀!曹操命令把罐頭分賞下去,今天晚上全軍吃燉肉,全軍吃飽喝足了才有力氣打仗嘛!同時曹操也命令於禁加大製作力度,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今晚的慶祝過後曹操就打算破陽平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