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失敗卻僅僅是一個失利的開始,看著天色已晚,徐盛就命令全軍在此地紮寨,布置好崗哨之外就跟丁奉商議破敵計策。現在軍馬損失過半,要是想剿滅山越就不能像以前一樣,需要取巧。據傳聞潘臨有兵馬一萬,這一萬人是壯丁,他身後還有十萬民眾呢!要是潘臨瘋狂一點,在這一萬軍外,擴充兩萬人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當他和丁奉剛剛商量出點眉頭,又遭遇一場大敗,這一場大敗讓徐盛傷筋動骨再也沒有一戰之力了。他們的被潘臨半夜偷營了,防備敵人夜襲是每個將領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他安排了兩波探哨,本意這兩撥人一波前半夜站崗,一波後半夜站崗,可是第二波人前半夜不睡,精神抖擻的,還不斷扯淡開玩笑,等到子時換班的時候就困的不行,過了子時都睡著了,睡的跟死豬一樣。
潘臨看吳軍防備如此鬆懈那裏還會客氣,領著人馬就衝殺進來,被敵人夜襲沒有準備是最可怕的,徐盛丁奉都被外邊的喊殺聲嚇了一跳,何況下邊的士卒,他們根本組織不了有效的抵抗,七零八落隻顧著逃跑,於是剩下著五千人也全軍覆滅了。徐盛丁奉仗著個人武藝突出重圍,後邊追兵無數,他們也分不清方向,穿過山穀就胡亂奔跑,就為了甩開追兵。
丁奉徐盛的失敗離開傳開了,會稽的百姓們更是把潘臨的山越軍描繪的神乎其神,一些當地會稽的世家也暗中派人跟潘臨商議,可以背後支持他,但希望他破城之後善待自己家族即可。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潘臨在得意洋洋的時候,卻迎來了自己的首敗,也是因此戰一個人物開始嶄露頭角。潘臨圍攻會稽城,城內數千守軍苦苦支撐眼看不支的情況下,這時候突然冒出一股援軍,人數看起來不過兩千上下,坐擁上萬大軍的潘臨也不以為意。
擊敗了徐盛丁奉後他聲威大震,又有一些山越部族前來投奔,他麾下壯丁部隊近兩萬,他隨便指派一員將領領著四千人就迎上那兩千援軍去了。可是剛一交戰,山越就發現這股部隊不好對付,看起來固然不像是正規軍,可是身手都極為老道。
他們六個人為一組,這一組人馬有兩個盾牌手,他們拿的不是一般的盾牌,而是比一般盾牌大一號的那種,能把全身護住。剩下就是兩個長槍手,拿長兵器,兩個樸刀手,拿短兵器,不論是進退都為一起,武器間配合也頗有章法。
山越軍一個衝鋒下就被分割成無數的小塊,然後這隻部隊像生命收割機一樣,不斷收割著山越軍的性命,山越部隊看打不過,倒是也會變陣,幾個散兵遊勇一起合力打一組吳軍。可是他們的配合遠遠不如吳軍精妙,很多都被沒衝到眼前就被長槍捅死了,衝到眼前的山越士兵發動的攻擊也都被盾牌完美的擋住了,然後樸刀手出來,一刀一個全部砍死。
陣型中人員一旦有傷亡就會進一步收縮,如果傷亡兩人以上這組人員就會撤退到後方補充人員,然後再結陣殺過來,如此反複。幾輪下來殺下來這四千人馬傷亡慘重,反倒是東吳軍隊除了偶爾敵軍的刀槍從盾牌的縫隙中砍過來造成少許的傷亡,大部分還安然無恙。
跑到會稽城的徐盛丁奉也看到這一幕,在城頭上他們指揮部隊禦敵,當看到城下的這股援軍竟然如此訓練有素,山越部隊遠遠不是對手,他們就為自己之前的行為感覺到羞愧。別看這股吳軍配合熟練度極高,但他們還真就不是什麼所謂的百戰精銳,他們都是一些死刑犯,還有部分是山賊盜匪流民等等。
如果把人類社會非要化一個三六九等,像周瑜諸葛亮等屬於人中龍鳳,他們這些人就是社會的蛀蟲,渣渣。而把這下人組織起來,居中調度的那名白袍小將,正是陸議,字伯言,當然他後世還有一個更為出名的名字,叫陸遜。
陸遜雖然早年就投靠了孫家,可是並不受到其中,完全是孫策賣陸家一個麵子,隨便就給他安排了一個官職。當孫策死了後,陸遜更是處於被遺忘的狀態,實時他擔任定威校尉,秦漢以來將軍泛濫,就算是一個雜號將軍都算不得什麼,何況他一個小小的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