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劉循計破諸葛亮(2 / 2)

劉循歎了一口氣,拍了拍吳懿的肩膀:“吳將軍能征善戰,所慮甚至,不過諸葛亮非常人,我們不用平常的眼光看待他。所為兵者虛之,虛著實之,虛虛實實乃勝戰之道,隻有雒城不下,劉備就糧草不通,後方始終有禍患。我也思考了許久,我認為荊州兵還是圖謀我們雒城,一旦我們撤離退守綿竹,成都固然不會失,可是這川蜀除了成都以外的所有州郡都會落入劉備的手裏,一旦全境失陷,我們憑借成都一城又能跟劉備抗衡多久呢?”

吳懿點點頭,認為劉循所言甚是,看來還是自己思慮不周:“不過萬一劉備要真打綿竹怎麼辦?”

劉循苦笑了下道:“那隻能期望父親憑借成都的軍隊抵擋一陣了,綿竹也是險關,恐怕不會那麼輕易陷落。”說道後麵劉循自己都沒有底氣,看來他對自己的父親還是十分了解的。“不過估計問題不大,劉備正麵打綿竹的機會不大,反倒是誘我們出城,將計就計的可能性比較大,既然他想伏擊我們,我們何嚐不給他來一個將計就計呢!”說道這裏劉循的眼睛泛起亮光,儼然一副小狐狸的模樣。

正在往綿竹行軍的劉備一聽劉循出城了,頓時大喜,看來諸葛亮的計策起效果了,於是他趕忙詢問諸葛亮下一步怎麼辦,諸葛亮波瀾不驚的對他道:“依計行事便可。”

劉循領著部隊浩浩蕩蕩的馳援綿竹,乍眼這麼一看軍隊中旌旗林立,人數眾多,不過其實這出城的部隊僅僅八千多東州精銳的士卒,其餘都是稻草人。部隊行軍時候,兩邊都是真人,中間會摻雜一些披上盔甲的稻草人,而像出城的戰車上,除了架勢馬車的士卒,戰車上根本都是披著盔甲的假人。

而荊州軍的探子又不能離益州行軍部隊太近,所以在旌旗的掩蓋下到還真沒有看出真假。蜀中正午天氣太熱,劉循選擇的行軍時間都是在淩晨或者是接近傍晚,打仗運用的就是天時地利,其中諸葛亮也親自領兵去探過營,發現劉循行軍布陣十分有章法,警戒也布置的很嚴,如果想趁夜偷營根本就沒有機會。

雒城周邊最險要的地方不過是落鳳坡,劉循也猜想恐怕此處必有伏兵,當行軍至此處的時候,劉循下令快速通行,此時正值天剛剛亮的時候,當劉循部行軍過半的時候,在落鳳坡山崖兩處果然傳來了喊殺之聲。劉循軍首尾不能相顧,在荊州軍的一輪輪強弓硬弩之下,倒下無數。

諸葛亮在中軍大帳之中歎氣道:“這劉循也算一智勇上將,行軍打仗頗有章法,可怎耐得被親情蒙蔽了雙眼,看來劉璋二人父親情深呀!我這此番誘敵之計並不高明,恐怕一個初戰之將都能看出,可是這劉循還是上當了。”同時他還搖搖羽扇,麵色中透著一絲不忍道:“此番殺孽太重,恐怕有傷天和。”

落鳳坡地勢險要,要通過此處隻有一條小路,而周邊都是懸崖峭壁,孔明本意是堵住劉循回援的穀口,放其軍逃竄到成都。可是近日的會戰劉備已經被仇恨蒙蔽了雙眼,他命令軍隊堵住道路兩邊,全殲劉循軍。

一聽說劉循上套,劉備倒是十分高興,他才不管這計策是俗套也好,還是高明也好,最主要是敵人上當了,他可以出了心中這口惡氣。最重要的是除去劉循這個大敵,距離他劉備全麵占領川蜀又近了一步。

諸葛亮的計策是雙管齊下,在引劉循出來的時候,在雒城北邊的樹林裏早就埋伏好了一支精銳部隊,北邊群山環繞,趁著黑夜摸進去的伏兵劉循的探子根本探不到。更加斥候的情報,這次劉循帶出來的軍隊足有兩萬多,雒城一共三萬,數日廝殺定有不少的傷亡,恐怕劉循帶出這些兵馬後,雒城已經成為了一座空城。

關興統兵兩萬埋伏在北方樹林,等劉循一日後想必不能回來增援他果斷從北側殺出,雒城上雖然有部分士卒放箭零星的抵抗,可以根本不成氣候,關興一看大喜,命令撞們的士卒加把力氣,很快城門就被撞開了,關興一馬當先的衝了進去。

雒城是空城嗎?顯然不是,吳懿早已命令大量士卒埋伏在城頭之上,靠近城門處的內城牆也埋伏了很多弓弩手。領兵大將關興衝進來幾十米就感覺到不對了,要知道這城池即使再空也是有千餘人把手,進入城門後總會遇到些抵抗的,可是這次未免太順利了。

吳懿一看關興調轉馬頭,就知道他已經意識到不對了,趕緊命令伏兵四起,嗖嗖的羽箭像下雨一樣從城頭射出,同時在城內民房埋伏的三千東州精銳從裏麵殺出,一時間荊州軍進入城內的幾千人陣腳大亂,措手不及。

主將關興身中一箭兩槍,被東州士卒給分了屍,主將一死荊州軍軍心大亂,吳懿命令兩萬東州兵全部殺出城,追殺荊州軍,追殺近三十裏方休。這一次埋伏,荊州兵又在雒城伏屍上萬,能逃回去的荊州兵不過半數。此番征戰,成就吳懿勇冠三軍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