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巡視諸郡的第一站就是嶽陽,此地曾經匪患縱橫,在錦帆賊和黃巾軍最鼎盛的事情都控製過這裏。此地人心不穩,對劉皇叔沒有歸附之心,不過孔明在近日安撫人心的時候聽說了關平剿匪的事情,這算是新聞,在洞庭湖傳的沸沸揚揚。洞庭湖三大勢力都有投靠荊州水師的意思,這是多年來沒有出現過的奇聞。
上兵伐謀此乃上善之策,可以說是孫子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戰屈人之兵。把最近的傳聞加上劉備官方的消息加以總結,孔明發現自己小看了關平,沒想到此人竟然是一個上將軍之材。於是孔明覺得應該去關平軍營看一看,反正離的不是很遠。
孔明來到關平軍營的時候,正也是錦帆賊和青鯊幫交戰最激烈的時候,此時錦帆賊的水鬼通過層層阻攔把求援的消息遞到了荊州水師之中。本來的計劃是引得兩家相爭,荊州水師拉偏架,消滅青鯊幫收服錦帆賊。可是沒想到雪貓這麼不爭氣,錦帆賊眼看就要被滅了。此時魏延黃忠關平正在帳中吵的激烈,魏延讚成現在出兵,“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趁此良機一舉消滅兩家主力。
固然是良機難得,但是關平和黃忠都認為這麼做太不講道義,即使消滅錦帆賊後恐怕也難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劉備向來以“仁義”著稱,如果失去了仁義那便如何在這偌大的荊州立足?
“稟報三位將軍,諸葛軍師已經到了營門外。”門口站崗的士卒進來稟報道。
三人聞言十分吃驚,竟然不知為何巡視諸郡的軍師會來此。顧不了這麼多了,既然軍師來了那就去迎接吧!不過魏延眼底悄悄閃過一絲不悅之色……
諸葛亮到了到大帳內,對於三人爭論的時候進行了詳細分析。認為黃忠和關平說的話確實大有道理,同時還教訓了魏延一通,讓他帶兵做事多看看天下大勢,不能一味的投機取巧隻重利益。
魏延知道諸葛亮要殺自己隻是一句話的事情,他還不想死,就算心裏不痛快表麵上卻也是唯唯諾諾。
最終荊州水師還是出兵了,他們這次出兵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勸架的。荊州水師的戰船到達了錦帆賊和青鯊幫的交戰地,此時戰鬥仿佛到了尾聲,大批帶著麵罩的青鯊幫的幫眾已經登上了那無名島。
原來在激戰正酣的時候程文錦出了一個極其狠毒的注意,用狼糞與夾竹桃混合的毒煙球點燃後往島上拋去。夾竹桃有劇毒,幹狼糞點燃有滾滾濃煙,混合在一起就成為了極為原始的化學武器。
就算錦帆賊占據地利但也擋不住這有毒的濃煙,因此很快就喪失了戰鬥力而青鯊幫輕而易舉的就取得了勝利。
文義被殺,領頭的李叔在最後時刻想要投降,但還是被青鯊幫殺死,基本上錦帆賊的高層都被屠戮一空。
諸葛亮也是隨機應變,轉身就變成了劉備的使者,這荊州水師也是趕來助戰的。雖然目前青鯊幫剛經曆大戰疲憊不堪,但如果此時發難,難免會授人口實。於是在荊州水師的“保駕護航”青鯊幫眾人來到了嶽陽城外。
在城外給他們劃出了駐地,而江裏浪還有程文錦等不少高層被請去嶽陽城內赴宴去了。諸葛亮也作為荊州二號人物親自陪同商議歸降的事宜那自然是極有說服力的,現在青鯊幫已經全部被荊州水師控製,江裏浪也隻能在心中期盼諸葛亮守信用了。
要說青鯊幫戰鬥力也算極強,收編了也是一大助力,可是他們奸淫龍掠在這一帶名聲太壞了,而且還專門跟世家作對。如果收編肯定會失去荊州不少士族的支持,為大局計,諸葛亮不打算留他們。
在晚上赴宴的時候,一隊千人的荊州士卒裝作青鯊幫幫眾的樣子,“圍攻”嶽陽城,諸葛亮以青鯊幫不服教化,竟然用緩兵之計圖謀嶽陽城為由派出早就埋伏好的荊州水師剿滅了在城外駐地的青鯊幫幫眾,一舉斬殺了青鯊幫眾人,無一活口。
城內的這些高層就成為了叛賊首領,第二日當街斬首,王道教化既要施以懷柔之策,同時又要用以霹靂手段以此來震懾。
嶽陽城所謂的“叛亂”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但是士族對他們沒好感,皇叔又要臉麵,所以即使是假的,在口耳相傳下也變成了真的。千年之後曆史典籍,考證學說,那時候誰又能分的清真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