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李陽意料之外的事,各級文武官員,早就齊聚在刺史府。
李陽進了刺史府大堂,各級文武官員,紛紛見完禮後,李陽對著眾人道:“有什麼難解決的大事,都報上來吧!”
話音剛落,賈詡出列道:“基本沒什麼大事,各郡縣的政務,已經步入正軌,隻有一件事,那就是渤海太守袁紹,如今和公孫瓚大軍,兩軍對壘在了磐河兩岸,但袁紹大軍,屢次三番在我邊境擾民,是否開戰,請主公定奪。”
李陽點頭道:“此事我已知曉,我會作出妥善處置。”
說完後,李陽看著眾人道:“還有什麼事嗎?”
等了半天,李陽見無人說話,李陽道:“既然大家都沒什麼說,下麵我宣布,第一件事,擇選吉日,漢少帝入宮榮登大寶,各郡縣文武官員,前來參拜。”
“第二件事,在各郡縣張貼榜文,蓋上玉璽,以漢少帝名義頒發詔書,將爵位改為公,侯,伯,子男,無論文武官員,或是平民百姓,隻要有功者,論功封爵,爵位製度,稍後我會給你們具體條例。”
“第三件事,從並州各郡中,挑選十萬精兵,馬上步下,長拳短打,軍中的精兵強將,組建禦林軍。”
“第四件事,張貼榜文,征兵十萬,挑選出來之後,以老帶新,加強訓練。”
李陽話音剛落,郭嘉出列道:“主公,這幾件事都不難做,但有一點,如果這樣做的話,恐怕會引來強敵。”
李陽一聽笑了笑道:“如今的我們,就算不這樣做,已經有人惦記上了,渤海的袁紹,仗著他是四世三公之後,居然敢留小爺的胡須,既然如此,不妨先給他點教訓,權當殺雞儆猴。”
郭嘉問道:“主公打算怎樣做?”
李陽道;“各郡嚴守城池,不得出城主動迎戰,等我們各項事宜準備妥當,再慢慢收拾他們不遲。”
說完後,李陽對著趙雲道:“趙雲聽令,一會兒我去請一道詔書,你去冀州韓馥那裏,暗中找兩個人宣讀聖旨,將這兩個人請到並州,如果他們不肯來,用什麼手段隨便你,總之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趙雲有些疑惑不解的問道:“不隻是兩個人,姓甚名誰。”
李陽道:“他們兩個,是韓馥麾下的謀士,一個叫祖授,一個叫審配。”
趙雲點點頭道:“不知末將帶多少人馬?”
李陽道:“帶二十個警衛營士兵,務必將此事辦妥,即刻出發,不得有誤。”
“喏”
吩咐完後,李陽對著眾人道:“大家都下去準備吧!務必盡快的將這幾件事辦妥。”
“喏”
這時,從人群中,站出兩個人來,對著李陽一抱拳道:“主公,他們都有事做,我們兩個做什麼?”
李陽一看,說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陳宮,李儒。
李陽對著二人道:“暫時就先委屈兩位,督建皇宮的修建,爭取短時間內竣工。”
“喏”
李陽說完後,各級文武官員,紛紛下去準備。
看著走出刺史府的文武官員,李陽心道:“手下文武官員有能力就是好,各地政務,不需要多操心,他們就已做得頭頭是道。”
想到這,李陽向著外麵看了看,心道:“是該去看看他們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