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吐口水的速度(3 / 3)

等學完全部的分解姿勢後,肯定就輪到了真正割草的階段,這意味著癮君子們必須將分解的靜態姿勢重新恢複為連貫動作,到了那個時候:

站在“牧草”平台之上,實際學習割草的癮君子A,立刻就從隻需要操心吳清晨的姿勢,進入到需要同時操心吳清晨示範的姿勢,自己手中的鐮刀,擺在麵前的牧草,實際割草的效果等等一下子複雜許多的內容。

而站在“牧草”平台之上的癮君子B,卻自始至終都隻需要模仿癮君子A的動作,讓癮君子A清清楚楚地看到:究竟是動作變形,還是手腳太慢,還是出了其他的差錯。

想明白這一點,吳清晨腦子裏,瞬間閃過了第一天接受培訓時,同時擺在自己三個方向的鏡子。

果然套路多啊……

在連玻璃都沒有出現的中古世界,教師團隊硬生生幫自己給未來的學生們找出了一麵動作觀察效果最直觀,也最顯著的“鏡子”。

演示完“動作分解”和“人型鏡麵”的套路,教師團隊繼續幫助吳清晨進一步拓展思路。

最簡單的彎腰姿勢很快學習完畢,第二步的“抓草”姿勢也不算困難,進入到第三步,以及第三步之後的“起身”,“身體前傾”,“順勢發力揮刀”這幾個動態姿勢時,兩位癮君子遇見了困難。

腰太低、屁股太高、腿邁慢了、鐮刀擺得太上麵了……

這也是吳清晨之前自己嚐試“定向傳授”時,遇見的最頻繁的問題。

教師團隊開始向吳清晨示範,該怎麼幫“定向傳授”的對象,糾正這些動作的偏差。

“腰太低”、“屁股太高”、“腿邁慢了”、“鐮刀擺得太上麵了”……這自然是錯誤的說法。

“腰抬高五厘米”、“屁股往下麵壓三厘米”、“抬腿的時候快一點五秒”、“鐮刀放到現在一半的位置”……這其實也是錯誤的說法。

中古世界的原住民們,大部分都隻會用“中水”、“小小水”來區分水的流量,用“睡水”、“跳水”來區分水的狀態……

作為地球上最接近中古世界原住民的近似群體,吳清晨麵前的這些癮君子,也基本上都是純文盲,壓根就沒去過學校,根本沒機會領教某個東南亞島國的語言是否有豐富的詞彙量和完整的度量衡。

當然啦,要是換到專業領域,他們倒也能熟練地使用一下“拿好了,這兩克夠你爽一把”中的“克”,以及“大哥,求您了,再給我一個小‘包’吧”中的“包”等業內專用單位。

但是,要碰到旁邊好幾位翻譯都表示很為難的“厘米”、“三分之一”、“一點五秒”,那就就隻能比較抱歉了。

於是,鄉村教師們發揮實力的機會來了:“腰抬高兩根手指!”、“屁股往下一根手指!”、“抬腿加快吐口痰的速度!”、“鐮刀放到和你那玩意兒一樣高的位置!”

於是這一步也順利完成。

接下來,來自首都師範大學的教授,給吳清晨演示了幾個快速引導學生自我思考的小技巧;

來自教育部的調研員,讓吳清晨知道了提前進行原理解析對教育效果的提升;

來自高考狀元班的班主任,教會了吳清晨通過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來自民辦學校的招生辦主任,告訴了吳清晨忽悠……咳,展望光明前景可以達到的安撫效果。

等等等等……

不知不覺間,有關“田間農業勞動的高效率標準版動作”的“定向傳授”培訓接近尾聲。

到了這個時候,吳清晨自然已經徹底明白,教師團隊們對自己培訓這些內容的實用性,以及使用東南亞猴子們作為模板的必要性。

盡管時間有限,在這些猴子們身上,吳清晨隻實踐了一部分田間勞動的“定向傳授”,不過,有了教師們培訓給自己的種種教育方法,“定向傳授”其他來自地球先進經驗的科學勞動動作,吳清晨也有了相當的把握。

結束最後一位癮君子的“定向傳授”內容,吳清晨伸個懶腰,輕輕地吐出一口長氣。

五月的風,輕輕地吹,在吳清晨麵前,徐徐展開了一副美麗的畫麵:

太陽公公灑下無限的光輝,給它鍾愛的萬物送來無限的生長希望,陽光明媚的份地裏,癮君子們熟練地操著各式農具,麻利地割下一茬茬綠油油的牧草,快速地耙開一片片淡黑的泥土,細心地拾起一顆顆青翠的豌豆。

啊~好一片生機勃勃的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