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董卓在洛陽開會商議怎麼對付陳原之際,濛濛細雨中,陳原帶著鬥笠,身披蓑衣,站在堤壩上,遙看黃河對麵的洛陽,隻見水霧茫茫一片。
眼前,滾滾黃河水,咆哮中奔湧向前。
陳原嗬嗬一笑,想著下一步該怎麼走,無論如何,他的最後目標都是要落在洛陽。
東漢將近200年,洛陽作為京都,自是天下第一要地。豪門權貴,天下富商,雲集於洛陽,人口達百萬之眾。
東漢不同其他朝代,不重農抑商,不壓製商人,商品經濟在東漢達到一個新的高峰,一旦被毀,整個社會又將倒退不知多少年。
多少技術會被戰亂毀掉,多少財富會被戰亂衝毀,多少家庭即將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當然不止洛陽,整個中原,整個大漢朝,正在一場浩劫的前緣。
也許正在苦難中之人,覺得苦難已經太久,隻是曆史的車輪會告訴他,這苦難才是剛剛開始而已。
陳原早為他的洛陽行動定下幾個目標,爭名,爭錢,爭人,爭名也是為後麵的爭錢和爭人服務的。
為此,他早就準備在滎陽要與董卓大戰一場,這樣,若暴得大名,將來爭取洛陽的錢財和人才方麵,也能占得先機。
隻是沒想到,還沒到滎陽,張濟突襲河內之戰,陳原一把打的張濟幾乎全軍覆沒。
這一戰之威,再加上陳原刻意操作,陳原的名氣在黃河兩岸竟已經起來。
從昨天開始,先是河內各地士紳前來拜會的絡繹不絕,送糧的,送錢的,送萬民傘的,簡直讓陳原的中軍大帳成了集市一般。
陳原帶著士紳先看了一下此戰的收獲,河內一戰,俘虜一萬多人,得西涼戰馬兩千多匹,得運送洛陽兵渡河的大小船隻1000多艘,艄公2000多人。艄公其實是3000多人,其中1000熟悉黃河水道的艄公被陳原連夜送去河東徐晃那裏,將來帆船進洛陽時用的到他們。
士紳看罷,陳原又宴請他們一番,告訴他們,並州鐵甲軍不光要在河內作戰,不日就要去滎陽,誓要鏟除董卓這個魔頭。
士紳都十分高興,表示有了陳原這個大將,董卓西涼兵再猛也不在話下。
賓主盡歡。各取所需。
當地士紳把能否見到陳原當做一件談資,引以為傲。
好在今天下雨,要不然,今天也能來不少人。
陳原將軍中事情交給韓虎等人,自己要清淨清淨,要理一理下一步的思路,尤其是昨天就收到袁紹那邊傳來的消息,袁紹讓王匡負責陳原的糧草問題。
陳原本就不打算依靠別人解決糧草問題,可袁紹特意這麼說,很明顯,自己的名氣暴衝,已經惹的他很不爽。
這一刻,在袁紹就像多年的巨富,眼看一個暴發戶的陳原上躥下跳,要多不爽有多不爽。但是,身份原因,他還不能明說。
也不能明著表示,隻能暗暗讓手下的小弟敲打敲打這個暴發戶,讓他老實一點。
不過,他找小弟實在找錯了,他找了王匡。
王匡這太守是何進任命的,跟他沒關係。
雖說袁紹做盟主,王匡是第一個舉薦,那也隻是看中他聲望高,能將討董大軍聚合起來。
不過現在討董大軍氣勢雖高,卻少有戰績,更遑論勝績。
而陳原一來,區區2000兵馬,就打的張濟20000精兵幾乎全軍覆沒。
若沒有陳原參戰,王匡隻怕全軍覆沒不說,自己的身家性命在哪兒都難說。
王匡第一時間出賣了袁紹,跟陳原坦白袁紹希望陳原低調一些,即使打勝仗,也無須到處宣揚,更無須寫一本書自吹自擂。
有功勞,曆史自有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