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西涼之兵,就早日發兵去滎陽,替換掉呂布那些並州之兵。讓陳原等見識見識我西涼兵真正厲害在那裏。”
董卓終於下定決心,要去滎陽跟陳原大戰,要陳原真正見識西涼兵馬之厲害,也為了穩定住他內部兵馬中間的罅隙。
隻有一場對陳原的大勝,才能穩固住西涼兵馬,才能讓董卓麾下各兵不敢生出異心。
“不過,出兵之前,我們尚有一事。”
“何事?”
“封賞陳原。詔令天下。”
李儒平靜的說道。
“你瘋了不成?”
“陳原大敗我西涼軍,乃是我等的仇敵。又用其書離間丞相之下各兵,你卻要封賞他,你到底想做什麼?”
隨著張濟的吼聲,李傕、郭汜、徐榮等將領全部站起身來,一起上前圍住李儒,若不是在丞相府,隻怕這幾位將軍都要把李儒打的再回家養傷不可。
董卓也是一臉的不悅,肥嘟嘟的臉上,橫肉亂顫。
“文優,你這是何意?”
“為打敗陳原。”
董卓一揮手道:“你們幾個聽文優講完。”
李傕各自悻悻的回自己的位置。
“陳原有功於並州,有功於大漢朝,封賞正是本所應當。不光要對其封官,還要天下人皆知。”
“詔書一發,陳原平定並州之功天下皆知。其功可以相提並論者,丞相於涼州平定羌人之亂,劉虞平定幽州之亂。
如今,丞相已經掌管朝廷,劉虞也被朝廷封為太尉。
威望之重,都遠過袁紹這些無能之輩。
陳原雖不及丞相與劉太尉,但比袁紹之功勞,強其百倍都有餘。
請問丞相與各位將軍,陳原封賞之後,他與袁紹誰位置應當高一些?”
李儒有些狡黠地笑了笑。
董卓立即明白李儒之意,搖晃著肥胖的身軀,一指李儒道:
“你是以封賞陳原離間陳原與袁紹嗎?”
“屬下正有此意。”
“好好好,我立即讓朝廷封賞陳原。”
“此正是來而不往非禮也,陳原離間我們。我們正好將計就計,趁著他求名,將他的名聲做大,做到跟袁紹差不多。
以袁紹之性格,外寬而內忌。勢必難容,我們就有好戲看。說不定打起來都有可能。”
“那他也未必會和袁紹打起來?”
大將李傕不相信這個詔書的威力。
“他們不打?我們這個詔書上加上一句話,朝廷命他進京述職。不過,進京之前,要他進駐滎陽,去剿滅袁紹叛賊。”
李儒冷笑道。
“以朝廷之命,命他去滎陽之東剿滅袁紹叛賊。若他真的去滎陽,袁紹可會信任他?袁紹能接納他嗎?
表麵看我們給他砍袁紹的刀子,實際上,則是我們送給袁紹砍他的刀子。
借刀殺人,不過如此而已。”
陳原以一本書離間西涼兵馬與洛陽兵馬之關係,而李儒就將計就計,以朝廷的詔書,離間他與袁紹之關係。
本來不信任之人,有此離間之計,無有不準。不是這計策高明,而是不信任就是不信任,一有罅隙,雙方的鴻溝隻會越來越深。
座下眾人紛紛點頭歎服,李儒就是李儒。
此計一出,袁紹哪裏容得了陳原,兩人即使不打起來,也絕不會攪和在一起。
隻要他們不聯手,無論對付陳原,還是對付袁紹,西涼大軍都綽綽有餘。
李傕歎口氣道:“陳原,你還是年輕啊。怎能是文優之對手?”
座下眾人一陣歡快的笑聲,似乎陳原與袁紹正在大戰一般。
“好,我們這幾日就啟程趕赴滎陽,換下呂布,去看陳原與袁紹大戰。然後再逐一滅之。”
董卓笑著說道。
西涼眾將歡快的笑聲中接受命令。